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2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0篇
财政金融   1101篇
工业经济   555篇
计划管理   3842篇
经济学   1972篇
综合类   1863篇
运输经济   125篇
旅游经济   39篇
贸易经济   4198篇
农业经济   323篇
经济概况   255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5篇
邮电经济   4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549篇
  2014年   1245篇
  2013年   1081篇
  2012年   1207篇
  2011年   1532篇
  2010年   1512篇
  2009年   1348篇
  2008年   1374篇
  2007年   1110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816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629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整合营销时代,房地产营销活动要取得良好效果,要使产品信息顺利传播,必须充分了解消费者心理,设计出合适的营销策略。然而消费行为是非常复杂的,常常受到消费者本身的认知、习性、性格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因此营销人员要真正把握消费者心理并非易事。台湾游伯龙教授提出通过行为习性来分析消费者行为,并总结出至少六个方面的共有习性:同类相比、印象概推、投射效应、近而亲、相互回报、责任扩散。  相似文献   
22.
23.
《保险公司》上期刊登了2003年深圳市保险公司知名度与美誉度排行榜,其严密的数字论证、精美的图形解读为我们揭晓了深圳市2003年知名度最高与美誉度最高的五大保险公司,并揭示了隐藏在两者后面的秘密。文章刊出后,在保险公司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期的消费者消费心理研究是知名度与美誉度排行榜的续篇,旨在通过对深圳地区消费群心理的细致勾画,为营销员锁定拓展对象以及锁定拓展对象以后如何进一步跟进提供一些宏观的指导。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特点是由数字看趋势,比如数字表明大多数月收入较低的消费者买保险是为了保障,所以我们说‘穷人买保障’,但‘穷人买保障’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低收入者买保险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希望读者在阅读本文时注意。是为引言。  相似文献   
24.
<正> 流行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现象。你尽可以对流行品头论足,表示或轻蔑或赞赏或漠然视之的态度——但是,作为经营者,千万不要忘记,流行可以影响消费行为,正确利用可创造消费。  相似文献   
25.
中国儒、释、道文化传统的浸润以及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诗人自身心理预期与社会显示的矛盾以及对待穷达仕隐的问题,呈现出了极为相似的思想轨迹,即“速”则积极入世,以位及人臣为顶点,“穷”则消极出世,以不出家为极限。  相似文献   
26.
27.
近几年,宁波市的楼市正进入一个市场急速升温的阶段。百姓购房的需求高度膨胀,群体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明显,房价上涨过快,商品住宅供应结构失衡。如何解决房地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扬长避短,使房地产业纳入稳健发展的轨道?笔认为可以采取以下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8.
当前,在中学生中存在着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如何医治孩子们的"心病"?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治,这就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29.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学生活的淬炼,毕业生在知识储备、综合素质和人格个性等方面都有了积极显著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然而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初涉人世的毕业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从择业认知、就业心理两个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并分析其成因,对改善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0.
《经营者》2004,(9):69-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