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飞鸣 《发展研究》2009,(10):40-44
文章从宏观、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金融业信息化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基于SWOT分析法提出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发展应重点采用积极进攻型战略。同时,还对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提出标准化战略、联盟战略、人才战略和全球化战略四个发展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22.
金融控制与贷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控制在经济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至关重要,国家在实施金融控制的过程中应选择切实可行并有效的战略工具。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大危机昭示着选择金融控制工具的重要性。虽然中国央行选择以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官定利率政策等政策工具进行调控操作,但仍属金融抑制的范畴。因此,主张选择贷款准备金政策作为推进中国经济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金融控制工具。但在目前,存款准备金和贷款准备金政策可共存。  相似文献   
23.
完善信用体系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用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生活核心的今天,由于信用缺失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深化银行体系改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趋势所必然。应当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构建信用体系的关键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相似文献   
24.
因存款准备金制度软化、存款准备金减少带来了货币政策低效或无效的局面。通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各项贷款征收法定准备金,构建了一个准备金政策新框架,可用来分析货币政策的需求结构效应,以实现针对性地调节总需求结构。并且,实行贷款准备金政策可以消减存款准备金的制度缺陷、重建准备金制度的威力、强化货币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白山  黄飞鸣 《商业时代》2005,(35):64-64
在信息时代,银行业的同质化问题更为突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使各银行间结成全球金融生态价值链,构建合作竞争型准企业共生组织,克服银行功能同质化倾向,塑造银行业的合作竞争优势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6.
黄飞鸣 《金融博览》2013,(13):14-14
美联储。美国为迅速摆脱危机,在美联储的操作下,将联邦基金利率一降再降,直至接近于0,随后又动用了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通过演讲、政策声明和承诺等多次向公众传达经济形势,引导联邦基金利率未来的可能趋势,修正投资者和经济预测者的利率预期;  相似文献   
27.
在信息不对称性和金融市场不完善条件下,金融体系自身具有顺周期变化的特点。金融加速器机制、《巴塞尔协议》的资本约束监管机制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行为都会导致信贷供给更为严重的顺周期性,并放大经济冲击、影响宏观政策的效果。而以美国为核心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进一步加重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因此,对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值得梳理和借鉴。  相似文献   
28.
黄飞鸣 《金融博览》2012,(15):16-1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当局在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方面存有缺陷,致使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失去信心,进一步恶化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并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29.
黄飞鸣 《上海金融》2012,(5):50-54,97,117
后危机时代,中央银行将在宏观审慎管理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一种共识。随着金融创新活动发展,中央银行的调控目标多元化,调控能力显得"捉襟见肘"。本文引入强制、可变的资产项准备金而架构的资产项准备金政策框架,该准备金政策可以充当一种监管工具,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和监管当局的资本监管统一到一个框架,从而突出和强化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  相似文献   
30.
从信用传导途径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飞鸣 《财经研究》2002,28(9):24-30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传导途径的通畅,在中国利率非市场化,金融市场存在缺陷和银行贷款对绝大多数企业是不可替代的资金来源的条件下,银行贷款传导信用渠道成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信用传导途径不畅导致中国近年货币政策作用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改善信用传导渠道阻滞的经济环境,进而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