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18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难题。本通过不同类型企业的监督模型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不同类型企业监督机制的特点和规律。并深入分析国有企业的监督成本过大、监督效率不高和监督力度不够这三大弊端。提出国有企业必须以效益为中心,重 建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32.
在目前经济的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文章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和难点,探讨如何通过政府管理方式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33.
在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构成了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可能给我国农村城镇化带来风险,如地方政府盲目投资的风险,农民土地关联利益受损的风险,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风险以及小城镇产业空洞化风险等。可通过逐步完善地方政府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合理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和考评体系等措施降低和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34.
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如下贡献:先进生产力观点;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科学表述;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35.
近几年,日本经济形势对我省的经济发展极为有利。因此,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要抓住机遇,既加大对日本招商引资的力度,又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扩大对日出口,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36.
国企与监督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7.
福建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最早的省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20余年的历史.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台商投资的区域逐步扩展,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的结构也在升级,从初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发展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出现投资"群聚现象"和投资"本土化"趋势.福建要继续利用同台湾的人缘、地缘、情缘等优势、趁着台湾产业结构正在调整的时机,扩大吸引台资的水平,福建地方政府要在投资政策、软硬件环境上不断改善,创造更好地吸引台商投资条件.  相似文献   
38.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是以福建为主,包括闽粤浙赣四省部分区域在内的新经济增长区域板块。该区域的发展面临着风险,因为该区域处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受到这两大板块的牵引,两大板块既可以拉动海西区发展,也可能挤压海西区,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产生马太效应。所以,建立海西区将是一个复杂和充满曲折的过程,历史上福建及周边地区的形势是:交通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腹地狭小,产业结构滞后。应在大力发展跨省际交通,扩大经济腹地的基础上,建立跨省联动机制;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提升产业结构;加强两岸经贸关系,实现两岸经济一体化,从海西区建设发展到海峡两岸共同参与的“海峡经济区”建设,最终实现两岸政治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9.
同为"国有企业",中西方学者对其理解存在着较大差异,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国有企业就是政府所有并由政府支配的企业。中国学者认为国有企业是属于"国家的"、"全民的"或"社会的"企业,由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这种"由政府代表"并未改变其自身的特质。这里对"政府"的理解,中西方学者也存在较大差异。搞清这些差异是非常必要的,便于我们正确地借鉴西方的企业理论,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设计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突破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  相似文献   
40.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果断提出实现"小康"这一作为实现现代化的过渡环节.三步走战略,要求中国到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实现这个目标最困难和最关键的是农村和农民问题,最大的矛盾是发展不平衡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能源不足及发展问题.出路在于加大城市化的步伐和严格控制人口的规模,以及大力发展节能型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