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21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96篇
经济学   164篇
综合类   125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6篇
贸易经济   39篇
农业经济   154篇
经济概况   1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邹纯和 《特区经济》2007,(7):115-117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是城市工业化过程的客观需要。但是,由于农民和土地的特殊关系,使得我国农民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由此产生多种社会问题。要使得这些问题最终解决,必须通过对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的调整,解决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2.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落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载体,认知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传统村落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价值。以中国传统村落为对象,采用核密度方法识别核心和次核心;构建“格网分析—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并进行实践分析。发现:①在地理格局上,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年均降水量400 mm以上的区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从行政区划来看,部分省份、地级市的交界地带为传统村落的密度核心。②GWR结果显示,对于地形因素,第二阶梯海拔越低、第三阶梯海拔越高传统村落越集中;对于生态因素,在农产品主产区或生态环境保护区,既出现生态环境越好传统村落越密集特征,也出现生态环境越好传统村落越分散特征;对于人口因素,“胡焕庸线”以西的大部分地区人口越密集传统村落越集中,而该线以东区域则相反;对于经济因素,中西部大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传统村落趋于聚集,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总体较高传统村落趋于分散;交通和城市因素在不同区域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亦存在两面性特征。总体看,各地理要素的回归系数存在正负值、正负值比重差异以及高低值空间差异,反映各要素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方向、程度和范围均存在较大空间差异。基于空间分布特征及要素回归系数空间差异,提出了传统村落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研究目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为契机,科学认知村域尺度国土空间规划内涵,明确其基本职能,并提出构建路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乡村面临转型,而村域规划存在理论认知不深入、技术支撑不足、实施管理困难等问题,新时期村域国土空间规划应依据外部社会背景及村庄内在条件,在全面认知乡村价值前提下,通过空间资源要素配置与用途管制来干预乡村空间重构并服务于乡村治理。研究结论: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域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具备指明乡村振兴路径、强化乡村空间治理、行使自然资源监管、尊重多元价值诉求等基本职能,并基于问题、需求、目标、行动四维导向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54.
范香花  程励 《旅游学刊》2020,35(4):36-50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而社区居民的旅游支持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基于共享视角,采用fsQCA方法构建了形成社区居民高水平旅游支持度的复杂因果模型,综合纳入了社区居民人口学特征、社区旅游参与相关变量及旅游共享感知等不同类型影响因素,以揭示社区居民产生高水平旅游支持度的前因条件组合及其结构关系。该文以成都市青杠树村乡村旅游社区为例,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对旅游社区居民的旅游支持度进行复杂性分析。研究结果支持了复杂性理论的主要准则,证实了社区居民高水平旅游支持度前因条件的异质性和复杂性,获得了能促使社区居民产生高水平旅游支持度的11种前因条件组合及其所形成的复杂因果模型。研究不仅能深化学界对各影响因素与社区居民旅游支持度之间所存在的非对称因果关系的认识,还能为预测和提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旅游支持度的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使我国走上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经过实践,全国涌现出许多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典范,文章以环北部湾地区的壮族村落、全国文明村——广西南宁市武呜县大皇后村为个案,探析其发展模式,总结其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寻找其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路径,旨在为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模式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以皖南的西递、宏村和南屏等3个古村落为例,设计量表测量了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居民地方依恋与其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由地方依赖(ξ)和地方认同(η1)两个维度构成;(2)地方依赖(ξ)对地方认同(η1)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γ11=0.87,t=13.13);(3)地方依赖(ξ)和地方认同(η1)对居民的资源保护态度(η2)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γ21=0.57,t=9.85;β21=0.66,t=10.20);(4)地方依赖(ξ)主要是通过地方认同(η1)影响居民的资源保护态度(η2),地方认同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γ21直播=0.26,t=1.69;γ21间接=0.36,t=2.79)。本文的研究对古村落的资源保护以及古村落居住新区的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
以嘉兴市200名在岗大学生村官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当前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村官“村官前时期———村官任职期———后村官时期”三个不同成长阶段,建立“村官就业导向型在校教育———岗位技能提升型服务供给———期满流动对接型职业规划”的全程化培养机制,以推动大学生村官的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58.
许怡 《价值工程》2015,(14):203-205
村落公共空间作为承载村落民俗、节庆、歌舞等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的场所,是村落中的重要节点,本文将从红河州建水县团山村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的经验入手,以此作为范例,借鉴其在传统村落中如何从整体格局和尺度考虑来构建真正适应于村民生产生活的场所,同时结合建水县官厅镇苍台村公共空间现状情况分析,比较得出适合于苍台村的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策略,为下一步苍台村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9.
郭斌  王征兵 《财贸研究》2006,17(3):21-27
通过对免除农业税前后(2004年、2005年)陕西省勉县50名村干部、100名农户的跟踪调查及2005年10月对陕西省户县50名村干部的问卷调查发现,发展经济、提供公益服务将成为免除农业税后村干部最重要的工作,村干部的服务性职能明显增强。针对免除农业税后村干部面临的现实困境,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村干部职能转变的激励机制。为此,本文重点构建了免除农业税后村干部的业绩测评体系,提出了要建立村干部的绩效工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60.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劲的驱动机制是推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网络治理和系统论的学术资源,尝试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系统模型,对其形成机理和主体驱动力特点进行分析。在宏观层面,政府、农民、资本和社会力量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要充分地互动协同和有效整合,以形成强大、可持续的合力。在中微观层面,要促进驱动要素层次的协调优化;不仅要注重发挥法律与公共政策、资金与利益的驱动作用,更要重视和增强科技与人才、文化与教育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