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4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5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一)以构建农村经济金融和谐发展为出发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根据县域新农村建设和金融实际,建立合理分工、功能齐全、互补互助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当务之急.即以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各类农村保险参预的适合农村经济特征的金融体系,整合金融资源,形成信贷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52.
社会经济市场化的形势越来越明显,全世界的经济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动而不断的进行改革,这样使得金融界的各项制度也随着世界的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也随之日益得到完善.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经济运作模式,各种金融的体制发生了与原来不同的形势.随世界经济的开放而开放,随世界经济的波动而波动,随世界经济变得多层次化而变得多层次,但也会随着世界经济出现动荡而变得不稳定,发生金融危机等风险.本文以下就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的成因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53.
80年代以来,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背景,中日经济关系出现了巨大变化,其重要特征是由过去的单纯贸易关系扩大到包括投资等在内的全面合作关系。据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统计。截至2000年底,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超过2万项,合同投资金额与实际投资金额分别为390亿美元与277亿美元。按实际投资金额计算,日本已成为可与美国并列的最大对华投资国(不包括港台),一般认为,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在华投资企业相比,日资企业具有资金到位率高,经营状况良好等特点,但是,进入90年代后期出现的两种新动向:一是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出现停滞和滑坡;另一个是现有在华企业对于经营效益问题越来越重视,本文根据对日本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就在华日资企业经营效益的现状,日资企业的对策以及中国入世对华日资企业经营的影响等问题作些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54.
90年代中期,以中日贸易(特别是中国的对日出口)和日本对华投资的迅速扩大为标志,中日经济关系进入一个顺利发展的“蜜月期”。但是,去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日本经济严重不景气的影响下,中日贸易与日本的对华投资同时滑坡。与此相反,同年美国和欧盟的对华贸易与对华投资(欧盟的对华合同投资额)都有大幅度增加。这种明显反差必将给日本与欧美国家  相似文献   
55.
56.
本文以提高马铃薯品质产量为中心,详细介绍了无公害马铃薯的规范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7.
个人信用征信是解决中国目前信用缺位的有力手段,但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征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为了使征信体系得到较全面的法律支撑,需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就美国和加拿大对个人信用征信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结合中国有关法律现状,对完善中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个人信息保护提出立法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58.
一、金融类上市公司监管体制弊端分析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趋势要求我国金融的发展与之相适应,全球竞争促进了金融业的变化,使金融综合经营的趋势更加明显。受国际趋势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已出现与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不适应之处。  相似文献   
59.
从"威胁论"到"利用论"--日本对华经济战略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仅仅三、四年以前,“中国威胁论”在日本曾相当盛行,“中国低价商品的大量涌入是日本通货紧缩的元凶”、“日本企业纷纷到中国投资造成日本产业的空心化”等议论颇多。但近两年来,“威胁论”明显失色,代之而起的则是“利用论”。日本著名经济评论家、前经济企划厅  相似文献   
60.
马成 《商》2004,(8):57-58
不得不承认,世界看起来真的很不公平。大量的记尾随着影视明星、运动员或是名的政治家、企业家,搜寻他们的每一条资讯,而很多企业却不得不花钱来发布信息。当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是公众人物,许多人想要知道他们的消息,哪怕是很小的消息。具有新闻价值的主体,除了声名显赫的人以外,还包括名的城市、建筑物、旅游名胜、广为人知的物品、大组织等。对公众而言,某一个明星喜欢吃臭豆腐或他在谈恋爱,某一个大企业的细微调整都是足够大的新闻。大企业操作事件营销拥有先天的优势,当一个企业或产品强大到随时引人关注的时候,发布信息简直易如反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