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23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余东华  马路萌 《财贸研究》2012,23(4):106-111
采用拓展的PR模型和H统计量方法论证利率非市场化将导致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高估。为了解决这一高估问题,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将利率非市场化作为时间效应因素纳入回归模型,然后采用PR模型和H统计量等非结构主义方法实证测度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测度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整体上进入了垄断竞争状态,但竞争程度较低;银行之间竞争的重点仍然集中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上,金融产品的创新不足。  相似文献   
62.
转型时期,以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地区行政垄断扭曲了投入一产出关系,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损害产业效率。本文以转型时期的中国制造业为例,通过构建产业受保护程度指数和产业效率指数等主要变量,实证分析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地区行政垄断对产业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受保护程度与产业效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产业受保护程度越高,产业效率越低。这就说明,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地区行政垄断行为导致了制造业产业效率损失。打破地区行政垄断、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和产业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63.
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是地区性行政垄断的主要表现形式,测度与辨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是打破地区性行政垄断、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维护市场有序竞争重要一环。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研究、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将测度与辨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实证分析方法归纳为生产法、贸易法、价格法、经济周期法和问卷调查法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实证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成果进行简要回顾和评述,为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实证分析方法的创新和形成方法论体系提供一个基础性的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64.
横向并购反垄断规制中的安全港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港规则的实施能够改进反垄断当局执行企业并购政策的可预期性,降低在企业并购领域反垄断法执行的不确定性,提高并购审查效率,降低执法成本。中国是一个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大国,在经营者集中竞争评估指南中设置安全港规则,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必要性以外,还可以协调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本文在比较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横向并购指南中的安全港规则及其量化标准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经营者集中竞争评估指南中设置安全港规则的必要性,测算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安全港规则的量化标准,为制定并购规制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技术创新与垄断市场结构的可维持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不同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对于垄断市场结构的作用机制不同:在确定性备件下,在位垄断企业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获取先占专利,形成对潜在进入者的可置信威胁,保持垄断地位;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在位垄断企业实现技术“自我替代”的成本增加,创新动力减弱,潜在进入者将通过高于在位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进入垄断市场,从而打破垄断市场结构。因此,增加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创新,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优化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66.
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内在要求,将对制造业技术路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解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选择的内在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路径选择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中能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适宜性技术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服务化产生了创新效应、反馈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制造业技术路径的转换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服务型要素的嵌入,自主研发和原始创新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适宜性技术路径。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及时转换产业技术路径,能够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7.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因此有必要围绕数实融合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同时考虑数字技术的要素属性和技术属性的基础上,将数字型资本、一般型资本、技能型劳动和非技能型劳动均视为中间投入,构建生产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的两部门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实融合的两种方式即“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对实体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均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技术型融入表现出边际作用递减的趋势;异质性分析表明,“要素型融入”对地理条件优势地区、低人力资源地区、高市场化地区与市场分割程度较低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技术型融入”对地理条件劣势地区、低人力资源地区、低市场化地区与市场分割程度较高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将导致数字型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技能型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因此公共部门应鼓励实体经济扩大数字技术“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的范围;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及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以应对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化所导致的相关要素需求的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