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356篇
  免费   2371篇
  国内免费   583篇
财政金融   41250篇
工业经济   16612篇
计划管理   75122篇
经济学   41979篇
综合类   18796篇
运输经济   3840篇
旅游经济   703篇
贸易经济   62297篇
农业经济   28525篇
经济概况   5914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201篇
邮电经济   1836篇
  2024年   931篇
  2023年   3767篇
  2022年   3017篇
  2021年   4343篇
  2020年   5634篇
  2019年   6569篇
  2018年   2733篇
  2017年   5856篇
  2016年   6908篇
  2015年   9764篇
  2014年   24073篇
  2013年   19824篇
  2012年   23987篇
  2011年   29239篇
  2010年   25016篇
  2009年   23578篇
  2008年   25655篇
  2007年   22631篇
  2006年   22688篇
  2005年   21878篇
  2004年   15601篇
  2003年   15277篇
  2002年   9434篇
  2001年   8328篇
  2000年   5014篇
  1999年   1676篇
  1998年   1359篇
  1997年   1115篇
  1996年   908篇
  1995年   853篇
  1994年   743篇
  1993年   458篇
  1992年   480篇
  1991年   802篇
  1990年   398篇
  1989年   334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4篇
  190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黄牛党"在互联网等媒体上已经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热点,在扰乱市场应有的秩序的同时,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经济学原理,本质是由于市场发展中供给短缺以及供求结构性失衡所引起的,同时客观条件下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要求治理"黄牛党"现象的同时,应更加清晰了解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72.
吴红蕾 《工业技术经济》2018,37(12):102-105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 新型城镇化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 本文在梳理与归纳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发现在新型城镇化测度、产业结构变化、乡村旅游等多方面新型城镇化与环境发展问题关系密切, 将新型城镇化与环境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归纳为动力机制和内在支撑机制两方面, 梳理新型城镇化与环境的发展现状, 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73.
在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深度融合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将产业结构调整引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理论,研究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5年面板数据,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复合指标体系,选择空间滞后计量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新型城镇化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新型城镇化的边际效应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函数。基于此,提出了区域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根基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区域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空间外溢效应,加强区域之间城镇化经验的交流与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金融业服务于工农业的效率,推进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
探讨居住迁移空间特征,揭示其内在影响机制,为城市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在厘定家庭决策与区位选择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17年天津市住房与交通调查问卷》微观数据,通过Net Draw工具刻画天津市居住迁移空间特征,并构建MNL模型实证检验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天津市居住迁移呈现出从中心向环城楔状延伸的郊区化趋势;随时间推移,中心城区居住迁移就近性原则出现弱化倾向,渐由区内迁移向区际迁移转变。生命历程和住房市场因素对居住迁移空间影响显著,家庭结构与制度因素影响较小。因此,应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多元化公共服务配套、保障性住房布局等手段,形成"主动迁居为主,引导性迁居为辅"模式。  相似文献   
75.
"开放式住区"意味着住区街道、公共空间等面向城市开放,与封闭式住区相比,其内部公共产品的空间属性产生了变化,这也引起居民在物权方面的担忧。从空间权益的角度解读开放式住区的实践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大院"和"小区"是最典型的中国居住区模式,分析认为,它们是政府对城市基层单位的空间发展权让渡,形成了空间权益的内化现象。开放式住区则意味着地方政府对基层空间主导权的回收。在实践途径上,比较了财产权模式与中国模式的区别,提出加强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权的主张;并分别针对"新建住区"和"改造住区"讨论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和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6.
借助多源大数据研究核心与外围地区的集聚与扩散机制,识别核心区域范围,探讨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之间的联系特征和网络结构。研究结论包括:(1)西安核心城市呈现扩散背景下的集聚主导模式;(2)外围地区不同层级中心节点发育,局部网络化形态显现;(3)通勤是区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并与消费出行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与以引力模型为基础的计算方法相比,大数据更加直观、更加精确地展示出城市空间流的特征,解释了核心城市向外辐射的不同方式。分析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经过比对分析,认为模型对全域人口规模、主导产业结构等因素考虑不足。建议规划有序引导核心区域功能向外围扩散,加强节点承接能力建设,促进城市群网络发育。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