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9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26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主体之所以为主体,首先在于有主体意识。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主体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实际承担者与创造者。要完成其特殊的任务和历史使命,在其研究中应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独立的主体意识是主体进行认识和研究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并且应贯穿于其认识和研究活动的始终。具体包括自决意识、自主意识、批判怀疑意识、责任意识、个性意识。  相似文献   
72.
农业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农业强国的重要标志。农业品牌建设参与主体复杂,明晰建设过程中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能够丰富和创新中国式农业品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地方政府、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农业品牌建设中的策略选择和实现条件,并进行复杂网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博弈能够演化到政府激励、生产者参与、消费者购买的稳定状态,各主体均衡稳定条件与自身成本收益密切相关,生产者品牌价值意识、品牌黏性能够促进策略稳定;(2)地方政府与消费者选择作为外生因素共同促进生产主体在复杂网络中的策略学习,其中外生动力通过作用于生产者成本与收益进而促进生产策略演化稳定;(3)在市场驱动下,品牌溢价能够推动农业品牌生产策略的成功扩散。因此,我国的农业品牌建设应以农业强国为最终目标,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培育参与主体的互利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