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7篇
经济学   31篇
综合类   56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齐鲁传统文化在中华区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孔孟学说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代表了齐鲁文化的根基,并且出了第一部关于孝道的专论《孝经》。鲁迅一向对传统文化持批判态度,尤其是封建宗法制度中的忠恕、孝悌观念,然而儒家文化中强调的积极入世、忧国忧民的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又深深影响着鲁迅,齐鲁文化中名人、传说也成为鲁迅笔下的创作资源。鲁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齐鲁传统文化的态度本身就是充满矛盾的。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湖南多城市的探索性问卷调查,研究城市准移民群体中规模庞大、亟待关注,却被忽略的知识型准移民青年的社会适应与城市融合问题。从道德社会学视角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3.
鞠颖 《价值工程》2011,30(36):64-64
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及特色与现代建筑设计融合起来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及研究中最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就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流派之一——徽派建筑的风格特色、如何传承及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浅要的研究及阐述。  相似文献   
84.
项勇福 《价值工程》2011,30(15):273-274
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既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贡献,也是建设现代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加快非物质体育文化保护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渗透体育非物质文化,有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而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为继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5.
浅谈陕西西府民间美术色彩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宝鸡为中心的陕西西府民间民俗艺术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作为民间文化重要元素之一的民间美术色彩,其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度出现了迷茫,甚至走入误区。本文通过对民间色彩特征的分析,结合实际,对西府民间美术色彩提出质疑,进一步提出创新要根植于传统之观点,只有民间色彩才能突显民间的特征。  相似文献   
86.
目前世界上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遗产税,用以调节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这对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遗产税制的设计措施和建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但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遗产税的征收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税制改革焦点之一.本文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我国实行遗产税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对遗产税在我国的开征模式做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88.
范坤坤  赵艳敏 《价值工程》2013,32(1):100-101
工业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是落实我国"十一五"规划所指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循环型社会的一条创新、可行之路。对我国现阶段的状况来说,仍然存在能源消耗高、利用不合理、效益低、排放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对工业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的研究。聊城大学新增校区厂房改造就很好的提现了这一理念思想,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9.
浙商家族企业正经历“父业子承”的交接班关键时刻,家族企业内隐性知识的传承是代际传承的载体。文章运用多案例访谈研究提取了浙商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中的隐性知识要素,研究结果显示,开拓和冒险精神、企业外部关系网络、管理员工的经验、处理复杂事务的经验、敬业精神、家族企业内关系网络、传承者价值观念和技术诀窍与经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八类隐性知识传承要素。通过植入隐性知识分类矩阵模型,明确这些传承要素的隐含特征和传承意义,构建了浙商家族企业隐性知识代际传承矩阵,为隐性知识传承模式和机理研究提供内容依据,是基于知识观家族企业传承理论的新发展,对实现有效传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0.
《Business History》2012,54(2):227-244
Explanations for the rapid turnover rates of small businesses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British industrialisation are usually framed in terms of mismanagement or misfortune. More recently, the short lifespans of family businesses have been presented in the context of family ambitions and priorities. Whilst these explanations are persuasive, such studies tend to describe a reluctance to continue the family firm after the death of the head of household. By utilising evidence of both formal and informal methods of post-mortem estate disposal in Liverpool and Manchester we argue that the petite bourgeoisie of the early Industrial Revolution were more likely than has been thought to continue family businesses and to treat them as valuable going concerns. Moreover, we identify a degree of freedom on the part of those who inherited that allowed them to use their own judgements about the best interests of surviving family memb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