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59篇
  免费   1057篇
  国内免费   476篇
财政金融   1519篇
工业经济   1179篇
计划管理   7188篇
经济学   3254篇
综合类   4942篇
运输经济   187篇
旅游经济   197篇
贸易经济   3039篇
农业经济   1947篇
经济概况   293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662篇
  2014年   1791篇
  2013年   1439篇
  2012年   2240篇
  2011年   2802篇
  2010年   2210篇
  2009年   1830篇
  2008年   2133篇
  2007年   1974篇
  2006年   1944篇
  2005年   1473篇
  2004年   1128篇
  2003年   777篇
  2002年   510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于无人机遥感来说,融合了无人机技术与遥感技术。在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涵盖了诸多不同类型的先进技术,比如,无人机驾驶飞行技术、通讯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等,存在着显著的智能化、自动化等不同方面的特征,能够迅速得到相关资源,并且系统掌握国土、环境等不同方面的信息,然后加以实时化处理,通过建模与科学分析,能够制定出无人机遥感技术运用的具体策略,凸显出其良好的功效。本文针对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同时说明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而对有关研究人员形成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82.
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各类城市绿地公园的 规划建设。对城市公园系统综合质量的科学评价关系着城市开 放空间品质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水平的进步。以ParkScore指数为例,对美国城市公园综合 评价系统的建设过程、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系统介绍和特 征评述,总结分析其在城市规划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提出我 国应完善城市空间数据库建设、引入以人为本的评价指标和加 强指标体系建立过程的有效性等建议措施,旨在为我国城市公 园综合评价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3.
研究目的:探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政策是否对现有法律制度提出了需求与挑战,寻求相应的应对路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政策不仅具有转化为法律制度的需求,而且对现有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管制要素从生态环境转向生态空间,管制权利从旁落转向衡平,管制体系从管理转向治理。研究结论:在借鉴国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法律应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将"自然生态空间"概念及其用途管制政策转换成具体法律制度的应对路径:(1)树立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空间的法律理念,以支撑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的构建;(2)制定《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法》,以保障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相关机制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84.
海水淡化是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利用层次分析法,开展了我国海水淡化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从政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条件3个方面,构建了我国海水淡化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影响作用权重进行了计算。以全国11个沿海省(区、市)为研究目标,对其海水淡化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沿海省(区、市)开发利用海水淡化的潜力由大到小分别是:河北、浙江、山东、天津、江苏、辽宁、海南、广东、广西、上海、福建。最后,结合影响我国海水淡化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从战略定位、试点示范、财政补贴、自主创新4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海水淡化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5.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岛的开发利用速度加快,海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海岛经济构成单一、生态环境脆弱,如不合理开发利用,片面追求社会经济效益,极易造成海岛资源质量下降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阻碍海岛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设计有关海岛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的调查问卷,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海岛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实现海岛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6.
监测对于国家公园的科学保护管理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正处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初期,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建立国家公园监测体系。以近20年来发展迅速的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国家公园监测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调查和比较分析,从监测内容框架与指标、数据管理与转化、组织和保障3个方面梳理在各自资源与管理背景下国家公园监测体系的基本特点,并提取出面向规划管理的国家公园监测体系建设的16个基本要点,为我国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7.
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企业办公更加智能化、效率化。由于传统手工记账具有容量小的弊端,无法处理大、中型企业庞大的金融数据。企业运用计算机处理繁杂财务工作的突出效果,间接吸引了大批科技企业加快对企业财务应用系统的研发速度。针对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中的问题,急需对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保护财务数据安全;聚焦会计信息管理,提高专业人员素质;严于监管,战略转变,突破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88.
ABSTRACT

In extreme circumstances such as pandemics, the presence of patients in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s becomes untenabl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organizations worldwide are leaning on technology as a crucial ally to deal with the COVID-19 outbreak.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elemedicine for helping service provision, from enabling virtual triage to mitigating the negativ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social isolation.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telemedicine practices.  相似文献   
89.
新中国成立以来,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不均衡发展等重要问题。本文依据多源流模型和公共产品理论构建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的分析框架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大概经历了制度萌芽与停滞、恢复与探索、改革与发展、完善和提高四个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政策试点与政策研究、经济体制改革与综合国力提升共同构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的动力机制。针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面临的重要挑战,提出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等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90.
Aims: This study analyzed discrepancies in the quantity of medical services supplied by physicians under different payment systems fo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ealth statuses and illnesses by means of a field experiment.

Methods: Based on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of Heike Hennig-Schmidt, we designed a field experiment to examine fee-for-service (FFS), capitation (CAP), and diagnosis-related group (DRG) payment systems. Medical students were replaced with 220 physicians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which more closely reflected the clinical choices made by physicians in the real world. Under the three payment mechanisms, the quantity of medical services provided by physicians when they treated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ealth statuses and illnesses were collected. Finally, relevant statistics were compu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payment systems (sig. = 0.000) and patient health status (sig. = 0.000) had a stronger effect on physicians’ choices regarding quantity of medical services than illness types (sig. = 0.793). Additionally, under the FFS and CAP payment systems, physicians overserved patients in good and intermediate health while underserving patients in bad health. Under the DRG payment system, physicians overserved patients in good health and underserved patients in intermediate and bad health. Correspondingly, under FFS and CAP, the proportional loss of benefits was the highest for patients in bad health and the lowest for patients in good and intermediate health; while under DRGs, patients in good and intermediate health had the largest and smallest loss of benefits, respectively.

Limitations: In order to increase external effects of experiment results, we used the field experiment to replace laboratory experiment. However, the external effects still existed because of the blurring and abstraction of the parameters.

Conclusions: Medical treatment cost and price affected the quantity of medical services provided by physicians. Therefore, we proposed that a mix of payment systems could address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as well as influence incentives from payment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