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6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68篇
经济学   42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6篇
农业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50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刘婷婷 《价值工程》2010,29(2):75-76
本文以国有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国有企业在知识管理尤其是隐性知识管理方面所遇到的障碍,并通过对国有企业知识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出提高国有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92.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最大程度地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是项目管理的重要方面。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对造价的有效控制。在现今的很多工程项目建设中,建设单位往往对此认识不够或重视不足,导致了项目造价偏高,没有达到项目建设优质、适用、经济的最佳效果。因此,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造价控制就变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3.
刘婷婷 《现代商业》2011,(18):35-36,34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市场经济的的步伐,资信评级业在我国诞生。这些年来,资信评级在我国不断发展,业务数量和种类逐步扩大,在经济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由资信评级这一概念引出,分析我国资信评级现状,对其取得的成绩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作系统的阐述,并结合自己的看法,联系实际,对我国资信评级未来发展之路进行探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4.
学历代表过去,职位代表现在,学习能力代表未来。员工能力可以划分为以学历、现有知识技能水平为代表的显性能力和以创新意识、学习能力为代表的隐性能力两部分,而实践表明无论对于企业发展还是对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隐性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企业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能力素质评价体系,可以形成合理的人岗匹配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娘布洛铅矿赋矿地层、控矿构造、矿体特征、国岩蚀变、矿石特征等矿床地质特征的胥书,对矿殊的成因和找矿标志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今后区内的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6.
伴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化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化不仅使得金融服务的效率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而且大大拓宽了金融服务的领域,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但是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对于如何建立一个高效、先进的电子化互联网系统使得我国的金融服务、使金融管理和金融决策变得更好,同时规避和防范其风险,本文做出自己的分析。  相似文献   
97.
随着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行,军队会计信息的作用日益突出,它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军事经济决策、服务于军队建设。对当前我军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对策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全国主要红色旅游景区的井冈山,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进程中对其红色旅游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不足,如红色旅游的商标、专利、著作等被侵权,域名抢注等等。本文从商标、地理标志、专利、著作权、域名保护等五个方面提出“一时一”的保护策略,以加强对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99.
应急监测结果是追究水污染事故责任、制定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的基础依据.为加强应急监测质量,保证监测结果的公正性、可靠性,本文从应急监测组织机构保证、事前质量管理、事中质量管理以及质量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0.
刘婷婷 《魅力中国》2010,(22):176-176
亚里士多德的公民理论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而德性论的公民观作为亚里士多德公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述主要集中于《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一方面从最优政体的意义上规定公民的德性;另一方面从政治生活的意义上规定公民的德性。前者是公民德性论的公民观,后者是公民德性的具体规定,它们共同形成了其德性论的公民观。他在城邦公民的德性与非公民的德性之间划清界限,在一览无遗地将柏拉图的烙印暴露出来的同时,又为其对城邦公民的判断提供了更深层次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