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74篇
工业经济   57篇
计划管理   185篇
经济学   74篇
综合类   55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33篇
农业经济   37篇
经济概况   122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洗钱罪的犯罪构成迥异,在刑法体系里亦分属不同篇章门类(1)。文章将这两种犯罪相提并论,着眼于全国"断卡"行动开展以来,两罪治理一同成为热点问题,两者作为国家治理中两大领域,存在若干异同点,通过类比分析可发现造成两者治理困境的深层次问题,也能得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论启发,文章最后对两罪治理方法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62.
在司法实务中存在大量以帮助犯处罚中立帮助行为的操作,但该行为可罚性却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在讨论中立行为可罚性时,通常存在两种主张:全面处罚说以传统帮助犯的成立要件为基础,认为只要满足帮助犯的犯罪构成要件,就应当被认定为帮助犯;限制处罚说从公民自由权出发,强调对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进行限制。即使在限制处罚说内部,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立足点对“中立帮助行为”内涵进行延展,从而演绎出不同的限制路径,因此限制处罚说内部存在着各种纷繁复杂的具体观点,缺少具体明确判断标准,导致司法实务中存在对中立帮助行为处罚标准不一。由此更应明晰中立帮助行为产生的实质危险性,进一步确定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的实质存在性,厘清中立帮助行为的归责标准。当中立帮助行为触及归责标准时,则行为具有现实的刑事责难意义。  相似文献   
963.
文章旨在全面揭示个体地位获得事件对团队成员认知和行为的影响路径,以及在何种条件下个体地位获得事件将促进团队成员的积极行为表现,进而为管理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来自28个团队的293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地位获得事件通过团队成员资源收益/威胁感知的中介作用分别对团队成员人际帮助行为和人际回避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团队合作氛围负向调节个体地位获得事件与资源威胁感知的关系,并对个体地位获得事件与团队成员人际帮助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有调节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拓展了个体地位获得事件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研究,而且揭示了个体地位获得事件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964.
值班律师制度是刑事辩护全覆盖改革在认罪认罚从宽领域推进的重要体现,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是落实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制度发展过程中,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法律帮助的专业化水平和值班律师法定权利的行使等方面。要实现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需要从立法角度理解阐释有效法律帮助的内涵,明确值班律师的工作标准。建议从业务培训、工作分配机制等多维度提升法律帮助的有效性,通过转换权利义务和消除司法障碍推进值班律师的实质性参与,还要建立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失位的救济和问责机制,切实保障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965.
计算机技术的迭代发展建构起了一个与现实物理空间完全不同的空间——虚拟互联网空间,此空间内的帮助行为因互联网的特殊属性而发生了异化,呈现出帮助对象不固定、帮助者与受助者意思联络趋弱或无意思联络、帮助行为独立化程度高等特点。面对这一变化,以共犯从属性说为根基的“量刑规则说”或“帮助行为正犯化说”均难以对网络帮助行为的可罚性作出合理解释,只有坚持共犯独立性说,对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进行独立的刑法评价,并将行为人对自身行为效果的认知作为认定主观故意的唯一根据,再通过制定具体的推定规则以审查意思联络较弱时的“明知”,才能解决司法实践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