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9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49篇 |
工业经济 | 9篇 |
计划管理 | 80篇 |
经济学 | 142篇 |
综合类 | 48篇 |
运输经济 | 7篇 |
旅游经济 | 62篇 |
贸易经济 | 83篇 |
农业经济 | 3篇 |
经济概况 | 1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109篇 |
2010年 | 80篇 |
2009年 | 140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文娟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90-93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代表作《悼念集》,由131首短诗组成,写出了诗人在丧友之后的沉痛心情,真挚而感人,此诗记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并谈及当时困扰人心的许多问题:如上帝与自然、善与恶、生与死的关系等,而其核心主题——科学发展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和权衡,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危机"。被誉为"人民诗人"的丁尼生,以诗歌的形式,为民众和自己寻找"信或不信"这方面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背景,通过分析危机中金融参与者各方的道德风险问题,得到金融体系的演进无法消除道德风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道德风险的防范、完善制度是控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关键、金融道德教育是消除金融从业人员道德风险的根本、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是防范国家道德风险的必然要求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10年7月美国《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为探索视角,简要回顾了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历史和教训,指出消费者保护的思想不仅应该明确体现在金融监管目标中,还需设置达至目标的适当监管机构,同时提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力度与金融创新速度相匹配的问题。就中国学界对新法案高涨的借鉴热情,文章认为: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本土植入需考量现实条件,我国目前亟须完成的工作是提升金融消费者概念的认同程度并设置适宜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性机构。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0-2010年我国进出口的月度数据,运用多参数平滑方法,分析了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定量分析显示全球经济危机使我国2009年和2010年对外出口规模减少额超过10000亿美元,进口规模减少额超过6000亿美元,影响十分巨大,危机开始时对一般贸易的影响超过对进出口的整体影响。随着我国政府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世界经济逐步回暖,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逐渐减少。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危机使得我国对欧盟进出口的影响超过了对美国进出口的影响;对欧美地区出口的影响超过进口的影响;对我国不同地区进出口的影响是从东到西影响强度逐步减弱,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受到的影响越显著,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产品或行业受到全球经济危机负面影响的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遴选合适的科研机构以整合成科研协同力量对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尤其是对于防治和遏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紧急疫情至关重要。首先,构建科研力量协同整合潜在对象识别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识别方法。以突发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诊断试剂科研攻关为研究对象,以诊断试剂领域科研力量协同整合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最终识别出7个协同合作群组及29个关键核心机构,而且可将其整合为针对不同科研攻关需求的科研力量。结果还表明,在整合诊断试剂领域科研力量时,高校是与其它机构衔接的主要核心纽带,来自国家层面的科研院所及军队系统机构可以提供有力支持,而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从次级债风波的风险本质分析入手,基于Arrow-Lind定理分析了金融创新机制设计的内在逻辑在于风险分担个体增加对风险主体风险态度的影响,并在总结“次级债风波”的传导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创新为金融主体风险态度的转变提供前提条件和投资经理人职责设计促使金融创新成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催化剂”两个角度研究金融创新对风险传导机制的影响路径,进而对金融市场如何完善风险控制机制的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金融创新策略与风险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金融创新在为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不能停止金融创新的步伐,但一方面应注意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处理好市场导向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处理好交易所市场与场外市场的关系;另一方面应通过实施有效的监管安排来防范和化解市场的宏观风险。 相似文献
8.
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调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Chen Yulu Zhang Chengsi 《国际金融研究》2008,(11)
本文针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格局变化,提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概念,阐明新型金融危机独有的特征,指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显示,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应该向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方向调整,尽管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但近年来相关方面的发展已经为人民币将来走向国际化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次贷危机以来中央银行的作为——对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考察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次贷危机及之后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不断发展,对危机的研究也从不同角度展开。由于中央银行是负责一国货币政策的政府部门,也是危机中能够做出迅速有力反应的机构,因此对中央银行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以中、美两国的中央银行作为观察对象,以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作为切入点,研究中央银行在危机以来的行为。本文首先对2007年以来两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情况进行观察;然后对两个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所表现出的一些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Priscila Ferrei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2017,24(2):153-179
This paper examines Portuguese firms’ survival over the business cycle and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effect of firm size varies across the phases of the cycle and with the type of shock associated with periods of economic contract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smaller firms are more likely to shut down than larger firms. Within each size band, however, we found that during the two crises examined, micro firms experienced hazards of closing (relative to large firms) at least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in the pre-crisis period, while medium-sized firms were found to have been more vulnerable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period but showed more resilience during the sovereign debt crisi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during the sovereign debt crisis, firms faced a higher probability of closing than they did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