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构建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用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16年间30个省级单位的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既定税负的情况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税负水平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作用,但各税类、税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差异很大。就税类来说,财产税和流转税较利于经济的增长,而所得税和其它税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就税种来说,车船税和增值税最利于经济的增长,而城建税和个人所得税最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所以,即使在保持现有税负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也可通过优化税制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3.
即将进行的增值税"扩围"改革的关键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改革后的税收分成比例问题,为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保证地方政府现有的收入规模不能因改革而减少。本文认为,在把现行营业税的所有税目全部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后,应在取消中央对地方的"两税"返还、所得税返还和地方对中央的税收上解基础上,中央与地方间对改革后的增值税税收可采用40:60的比例进行分成。 相似文献
4.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在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众多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批复武汉东湖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试行支持自主创新三项优惠财税政策,这表明东湖示范区在开展先行先试、探索我国支持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5.
我国税制结构、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全国30个省级单位面板数据的PVA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使用P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1994~2008年间我国省级税制结构、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显著地促进了税制结构和税负水平的提高,但税制结构和税收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阻碍经济的增长。所以,增加直接税的比重和整体税负水平,不但可以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还可以增加政府支出水平和提高消费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企业基层单位是承载科学发展任务的基本单元,其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执政方针和企业全面建设的组织基础。唯有打牢基础工程,方能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因此,创新和加强企业基层单位党支部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增值税转型对新疆财政收支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东北试点增值税转型的改革拉开了增值税转型的序幕,并有望近期在全国推广。本文在分析转型对财政收入影响的机理上,通过实证分析估算出了增值税转型对新疆和地州(市)财政收支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对商业银行来说,汇率风险是其面临的众多经营风险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商业银行能否有效管理外汇风险,对于我国汇率形成机制建设和银行体系建设能否顺利实现至关重要.本文从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一般理论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油气开发的税费制度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现行国内外税费制度的逐项比较,得出了我国现行税费制度的不足,提出了我国油气开发的资源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油气开发的税费制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