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3.
4.
5.
经济学是致用之学。致用之意有二,一是研究目的耍有效地为发展经济的社会实践服务,这就要求经济研究必须在方法与思想等方面都不断发展,同时在理论与对策方面形成自身的体系和特点;二是研究的前提应该是人类创造财富的社会实践,这就要求经济研究立足于服务于具体真实的社会实践。前者要求经济研究必须与时俱进,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后者要求经济研究必须与实俱进, 相似文献
6.
刘解龙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1)
有不少人善意地主张,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直接瞄准现代化市场经济目标,以超常规方式实现跳跃性发展。笔者认为,以现代市场经济为目标是完全正确的,但以超常规方式谋求跳跃性发展的想法则缺乏可行性,我国的市场经济在总体上是不能跳跃性发展的,而只能是渐进的,但完全可以实现加速化发展,这是因为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具有九大有利条件。一、正确的宏观战略决策以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的宏观战略决策,这是我国坚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和加速市场经济发展的最有力的保障。一个国家,有了正确的明智的宏观战略决策,就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8.
经济学是致用之学。致用之意有二,一是研究目的要有效地为发展经济的社会补实践服务,这就要求经济研究必须在方法与思想等方面都不断发展,同时在理论与对策方面形成自身的体系和特点,二是研究的前提应该是人类创造财富的社会实践,这就要求经济研究立足于服务于具体真实的社会实践,前者要求经济研究必须与时俱进,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后者要求经济研究必须与实俱进,解决经济研究中的现实难题。所以,经济研究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和与实俱进的结合,以动态地体现自身的致用性质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公认的观点认为,交换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当时,由于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使一些部落的某些产品已能自给自足,进而出现了剩余,这样,就为交换成为可能奠定了物质基础,创造了前提条件。正因为只有非必需品即剩余品方可用来交换,所以,我们迄今都没有怀疑将产品剩余作为交换发生的条件的观点。而事实上,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产品自给自足后出现剩余,不能作为交换发生的条件。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