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提高超深井固控循环系统处理高质量钻井液的效率是当前所面临的核心问题。结合油田现场调研对此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当前超深井钻井液搅拌设备搅拌效率低,混合钻井液效果不理想。提出对钻井液搅拌器叶轮和钻井液枪的优化方法,并进行流体仿真验证,得出结论:钻井液搅拌器最佳组合为上倾角45°或60°叶片+下直叶片,搅拌器和钻井液枪的组合更有利于钻井液的混合。  相似文献   
2.
低碳信贷——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创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低碳经济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低碳信贷的需求 低碳经济是指转变传统的高碳经济增长模式,改走低碳环保之路,实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降低碳排放量问题,核心是提升能效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创新和低碳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3.
战略集团图作为一种行业内部分析的工具,架起了行业整体分析和行业中企业地位个体分析之间的桥梁,有助于确定企业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本文就战略集团图的内涵、应用以及操作实践做一探讨,并将这一研究工具运用于中国零售业中进行实践模拟。  相似文献   
4.
低碳信贷——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创新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正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中国也同样经历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走低碳经济之路是大势所趋。绿色信贷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杠杆效应,已为国际银行业的实践所验证。国内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的创新性研究也有了较成功的尝试和探索。本文立足低碳经济发展对银行业开展低碳信贷的需求,归纳总结国际银行业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创新经验,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现状,探寻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绿色信贷创新即开展低碳信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2007年2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于2010-2013年间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采用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资本,并鼓励商业银行实施高级内部评级法。该指导意见为商业银行全面改进信用风险管理,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了政策指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持续蔓延。因其标的资产市场的信用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扩散到衍生品市场,形成十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即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市场的双重危机。本文着重对美国次级债基础资产——次级抵押贷款的特殊性引发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创新与突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为进一步推广低碳理念和创新低碳金融服务,我国商业银行对现有绿色信贷制度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初步形成了"低碳信贷"概念。低碳信贷,顾名思义,就是在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制度基础上融入低碳概念,将原有绿色信贷模式进一步专业化为两维低碳信贷体系(见图1):一维是低碳企业贷款。进一步加大低碳产业、低碳企业规模化信贷的投放力度,力求低碳经济信贷化,助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了“嘀嘀”软件的盈利策略.首先,构建环状城市模型,求出产品差异条件下成本最小化时出租车市场上移动打车软件的最优数量.其次,基于寡头市场静态模式视角,建立“出租车与移动打车软件”双寡头市场模型.最后,得出“嘀嘀”在产品差异化-成本最小化基础上应该实施价格-跟随策略.  相似文献   
9.
古语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意指,当满锅沸腾之时,与其扬起汤来防止锅中之物漫溢出来,倒不如将锅底的柴火抽出。如今78家央企“地王”退出房地产行业,就好比“扬汤”,然而房地产行业是否真的能“止沸”,也许正如古语所言……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正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中国也同样经历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走低碳经济之路是大势所趋。绿色信贷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杠杆效应,已为国际银行业的实践所验证。国内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的创新性研究也有了较成功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