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上市公司MBO前一年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4中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于MBO过程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出现了较大的争论,其中一种意见认为公司管理层在MBO前通过会计处理对公司盈余进行管理,以利于其随后MBO的实施.本文选取截至2002年底公认实行了MBO而又可获取资料的15家上市公司,研究其在MBO前一年是否存在减少报告盈余的会计应计处理.通过扩展的JONES MODEL进行实证分析,未能发现证据支持管理层在MBO前一年采用了减少报告盈余的会计应计统计证据. 相似文献
2.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些学者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经过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应再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本文选取1998年至2005年GDP与货币供应量的季度数据,运用计量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一个比较好的中介目标,人民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该中介目标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及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无疑已经奠定了行为金融理论和行为经济理论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和行为经济理论作为新兴的理论,其创新之处在于将心理学研究成果引入到金融经济理论研究之中,并使经济金融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反洗钱的金融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金融经济学的视角反思了反洗钱这一课题。金融固有的特征和运行规律使得金融系统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金融业承担反洗钱的社会压力。同时,为维持其稳健运行,金融业具有反洗钱的内在要求。虽然金融业是反洗钱的核心防线,但是将反洗钱局限在金融体系是不能实现目标的。我国急需立足金融业,全方位构建反洗钱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5.
我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体系及对经济预测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体系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并构建我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先行指标体系经济预测模型,同时进行了模拟预测检验,以期为我国前瞻性货币政策数量研究提供支持,为实现时间动态一致性的货币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大盘的波动性影响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定量拓展Granger检验的基础上,展开对我国基金与股市大盘波动性影响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基金在在牛市阶段更具波动侵略性,在熊市阶段则表现得相对谨慎——在降低对大盘单向影响的同时,力争避免受到大盘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证券市场监管者的再监管--证券市场监管者与违规者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证券市场历经10多年的发展,其中的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人们普遍认为加大执法力度.严处违规者就可以从根本上遏止这种造假成风、违法造规现象泛滥的势头。本文通过对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的分析,指出加大执法力度可以在短期内减少违规的发生,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违规问题.需要制订一套考核证券监管工作的指标体系,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与约束。从而真正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中、美、日主要经济指标比较看人民币币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民生产总值、广义货币供应增长率等几个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人民币的确存在升值压力,虽然升值会带来许多影响,但正面影响大于负面,而且负面影响带来的损失可以通过一定的相关配合政策来弥补。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与信贷配给区域分化——基于面板数据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干预产生的信贷配给在我国三大经济区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两个命题.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模型对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政府隐性干预和信贷配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中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私营和个体单位的贷款支持,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配给;在西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贷款支持,对私营个体经济单位的配给.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