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1.
基于距离综合评价法的我国国民幸福指数NHI测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与就业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水平四个方面构建国民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距离综合评价法对我国1998~2006年国民幸福指数NHI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研究发现.历年来我国NHI连续增长,2002年以后的增长速度较2002年以前的快.但我国国民幸福现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最后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银行家》杂志提供的2006~2009年全球前1000家银行的财务指标数据,运用改进的蛛网模型分析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显示2007~2008年,中国商业银行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要小,整体竞争力在此期间要高于国际大银行;在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消退的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相对于国际大银行有明显的下降,经营稳定性也远不如国际大银行。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应继续提升盈利能力和经营稳定性,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黑箱"理论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采用生产函数模型构建商业银行的效率生成模型,探求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资本、劳动力、管理要素的投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商业银行总产出,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可以扩大资产规模、合理构建人力资源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将有限的"原始投入"转化为"有效投入",以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套期保值率的计算影响到套期保值效果,利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及相关的动态调整策略,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对50ETF做套期保值操作,研究结果证明:状态空间模型更能体现动态估计的特点,沪深300股指期货对50ETF有很好的套保效果;对于分散程度较高的上证50ETF应采用定期动态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6.
资本监管是银行业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而银行资本在维持稳健经营和承担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银行信贷构成了实体投资的主要来源,银行信贷规模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造成经济的波动,侵害宏观经济增长。对我国银行业2003~2012年的情况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监管压力增大会导致资本不足,银行信贷规模减少,当期监管压力值对当期信贷规模的作用比滞后一期监管压力值对当期信贷规模的作用更大一些。信贷规模对 GDP 的冲击效应是正向的。银行业资本监管压力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效应一般持续8个季度,这种负面影响在经济衰退时期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8.
9.
在生产理论框架下,构建投入导向、规模报酬不变的超效率DEA模型,利用全国30个省市(不含西藏)2000-2014年数据测度出我国八大经济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建立收敛回归模型对八大区域能源利用效率进行β收敛检验.分析发现: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呈现出"一降两波动一稳、总体上升"的态势,且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分地区来看,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西南地区通过绝对β收敛检验,且收敛速度高出全国水平;北部沿海地区各省市能源利用效率差异在增加.对条件β收敛而言,除南部沿海地区在产业结构作用下和西北地区在技术进步作用下条件β收敛系数不显著,其他各区域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作用下均存在条件β收敛. 相似文献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