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财政金融   8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喻凯  李良玉 《财务与金融》2010,(6):25-31,79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近四年的实施,其效果怎么呢?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否得到了提高?对此本文以主板上市公司2004-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新准则实施后会计数据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从而证实了新准则的运用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论文研究了管理层权力、大股东掏空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大股东掏空引发其与管理层的合谋,对管理层权力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同时,管理层权力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及大股东掏空的正向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显著。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审计行业普遍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仅使投资者损失惨重,也使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极度不信任,审计师轮换制度因此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国内外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本文通过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审计师定期轮换制度有效阻止审计合谋的条件,为我国审计师定期轮换制度从博弈论的角度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提出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联生根据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不同提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把会计信息失真区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本文主要从制度伦理的角度分析规则性失真.并得出会计规则制订者应尽量从制度的伦理价值——公正与正义及制度伦理价值的层次——正当与善的角度去选择制订制度以提高会计规则对会计域秩序的契合度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简要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2007~200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年报作为研究基础,运用描述性统计和两阶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影响。验证了自愿性信息披露会促进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同时发现自愿性披露信息中财务方面信息对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的提高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2006年底已经实施了股改的深沪两地A股上市公司2007~2008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采用收益-盈余模型检验了终极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已经实施了股改的上市公司,股权仍然相对集中;当上市公司属于国家终极控制时,盈余质量会较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正相关;第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控制能力与盈余质量正相关;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能力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8.
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财政职能必然要进行相应转换。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财政职能要退出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转变,对国民经济实行间接、高效的宏观调控、履行公共财政职能。地方财政作为国家财政的基石,应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转换财政职能,对地方公共财政进行合理定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