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0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选取2003-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公司价值的视角考察作为信息中介的高质量审计能否透过改进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信息风险从而提升债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能够与债务治理机制产生协同效应并最终提升公司价值。其中短期债务与高质量审计的协同效应更为显著,而所有权性质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都会对高质量审计和债务治理机制的协同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2009~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地方官员更替、辖区企业知名度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市级政府官员变更所带来的政治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辖区企业的股价同步性,并且相对于新任官员来源于本地而言,新任官员来源于异地更能够显著地降低辖区内企业的股价同步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当地市级政府官员发生变更时,相对于辖区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而言,辖区知名度较低的企业会披露更多的企业私有信息以应对政治不确定性风险,从而其股价同步性有了更大程度的降低.研究的结论证实了政治不确定风险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辖区内企业的股价同步性,客观上有助于提高股价的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医保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医保价格谈判对医药企业研发积极性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以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医药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并检验药品经过医保价格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对企业研发积极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可以显著提高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机制检验表明,药品进入医保目录主要通过扩大市场需求、提升外部资金可得性和吸引高质量人才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检验发现,没有竞品的药物、“天价”药物和疾病负担重的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更显著;药品进入医保目录数量越多的企业,进入医保目录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越大;医保谈判药品的降价幅度与企业研发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民营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对企业研发强度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企业药品再次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以及实施政策的出台都对医药企业研发强度具有增量促进作用。企业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可以提高企业声誉,其所引发的创新有助于提升行业地位及企业价值。上述研究结论既丰富了创新领域的研究文献,也为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分析程序是指通过财务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来评估财务信息的合理陛,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在该过程中审计师的经验对提升分析程序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探讨审计师经验对分析程序绩效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基于国家建构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福山的国家构建理论,本文从本源上对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关系及其互动机制进行了详细剖析,认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互动主要是透过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四个决定制度供给的要素展开的。具体而言,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要素的完善有助于国家审计的完善,同时国家审计通过对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要素的反向作用改进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6.
政府审计之职能与特征:国家理论视角的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审计在不同的国家形态下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性质。本文以洛克、奥尔森和巴泽尔的国家理论模型为基础,从本源上追溯了不同国家形态下政府审计的职能及相关特征差异,并给出内在逻辑一致的解说。本文的结论将为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战略作出合理安排提供一个得以支撑的思想框架和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审计分析程序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环境因素、任务因素、主体因素是影响分析程序的外在直接诱因和影响心理认知过程的内在静态因素,并不是心理认知过程本身。从心理行为学角度来看,环境因素、主体因素、任务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审计师心理认知过程对思维模式的生成施加影响,最终间接影响分析程序绩效。思维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作为个体心理认知过程的产物,包含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审计师能否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决定着分析程序绩效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一、分析性程序绩效的含义分析性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充满了职业判断,因此对分析性程序绩效的定义可以参照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来确定。通常可以将分析性程序绩效理解成分析性程序的执行、判断结果与一定的判断标准相符的程度。更确切地说,判断标准应该从效率性和效果性两方面理解:既要有质量上的保证,即提高效果性,又不能过分追求效果性而使执行成本过高,从而忽略了效率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程序最根本的宗旨在于通过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数据表面的勾稽关系来判断数据的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任务的复杂性及审计师针对任务复杂性所采取的措施对提升分析程序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探讨影响分析程序绩效的任务因素及其应对措施对分析程序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