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问题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东与经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特点,提出了代理成本的资本结构解决方案扩大债务融资比重,控制配股融资比重,建立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体系,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理论既有净收入法、净营业收入法又有MM定理所述的无关论的观点。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综合”行业为研究对象,对MM定理之命题1进行的检验结果认为,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没有关系。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资本结构的科学决策问题并没有得到上市公司的重视;另一方面在于市场的理性投资选择不够。 相似文献
3.
4.
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假定与实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提出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若干假定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结论为:在国有控股型公司中,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法人控股公司中,二者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在股权相对分散的公司中,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相对于股权高度集中于国有股或法人股的股权结构而言,股权相对分散,同时允许少数几个持股比例相差不大的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层面上的道德、信任、信用与征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信任、信用与征信这四个概念被相继引入经济学研究中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四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道德规范是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的基础,信任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信用是商业交易的前提,是维系社会经济正常关系的纽带,而征信是对受信人信用状况的一个全面了解和高度概括,据此建立的奖惩机制能为良好的社会信用状态形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7.
净资产收益率、杠杆与配股--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净资产收益率是考察企业股权收益程度的一个指标,它对上市公司的配股权具有决定意义,根据净资产收益率与财务杠杆的关系,以及配股对资产收益率要求的限制条件的分析认为,满足配股的企业,嵋益能力必须大于其仙债的平均利率,这时理性的财务选择应该是加大债务,融资以充分发挥其有利的财务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公司治理对企业信用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信用状况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这一群体而言,其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可能对其信用水平产生重要影响.这一推测在理论上得到了产权经济学的支持,而实残中的状况如何则需要实证数据的支撑.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企业信用的影响因素.运用Logit模型研究公司治理对企业信用的边际影响力.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对企业信用有着显著的影响力.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上市公司的信用水平.(2)公司治理指数对企业信用水平提升的贡献率呈递减的趋势,当企业信用水平较低时,公司治理的改善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企业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