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孔来 《金融经济(湖南)》2006,(2)
一、对“县”这一级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认识 1.“县”是相对固定的行政区域。中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县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自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以来,与其它层次的行政区划不断变更相比,县是相对固定的行政区域,也是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最完善的一级基层政权。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基层政权的稳因,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客观必要性;同时,县又是相对稳定的行政区域,规划县域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区别和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发现,目前无论是学术界在对城市化问题的分析研究过程中、还是政府有关部门在指导城镇建设的工作中都经常用到“城市化”和“城镇化”这两个词语,但有时混用、有时用得不确切。之所以会造成混用或用得不确切,缘于对这两个词语在理解和认识上不尽一致。有人认为,这两个词语是一个意思,持这种观点的人所写的有关材料将其混为一谈,有时用城市化,有时用城镇化。也有人认为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的城市,也即发展不同规模的城市(指特…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范围来看,"固定篮子"指数理论仍然是编制CPI的主体框架,但透过我国CPI的编制方法可以得出其不但存在理论假设上的缺陷,且在抽样设计、权数确定以及计算公式方面均存在弊端。对此,尝试给出改进思路,以提高CPI的精度与信度。 相似文献
5.
6.
朱孔来 《金融经济(湖南)》2006,(1):78-79
一、对"县"这一级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认识 1."县"是相对固定的行政区域.中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县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