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1.
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联动中的瀑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灾期间,投资者会选择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卖出合约以转移股票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合约的大量抛售会造成股指期货价格超跌并引发指数套利,而指数套利行为又会将卖压传到股票现货市场并引发股指的超跌,如此恶性循环,使得股价与期价互动,如同落入湍急的瀑布之中。我国拟推出沪深300指数期货,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阐明瀑布效应的形成机理,为防范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可能产生的风险联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金融资源,在配置方式上长期依赖于间接融资,在配置对象上体现为所有制偏好和规模偏好。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金融资源的倾斜配置内生于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和渐进模式,并在国家的金融约束政策下形成路径依赖。因此,转变中国金融资源倾斜配置格局的关键不仅在于推进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缩减金融约束下的机会主义空间和道德风险,将金融约束的"租金"由国有部门转向民营部门,形成有助于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和直接融资发展的内生需求,逐步转变经济增长对金融倾斜的路径依赖,实现中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金融加速器理论认为,由于存在着摩擦成本,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是非对称的,体现为相对于扩张金融市场状态,紧缩金融市场状态下冲击的波动更加剧烈,由此产生加速效应。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系列对次贷危机期间S&P500股指期货市场波动状态进行了计量检验,验证了其非对称波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揭示了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衍生机制,旨在为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风险防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融资结构变迁的视角,"金融倾斜"特指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两种融资方式的不平衡发展,而金融倾斜极易引发一国经济的非对称波动.本文的计量检验表明,中国的金融倾斜具有强烈的亲周期特征,且引发了"小冲击,大波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本文的博弈分析表明,在国家的隐性担保下,企业经理人的最优策略是通过膨胀前期会计资产来瓜分"红利",并将国有银行捆绑为"人质",因此,中央政府的"清理"策略往往引发经济的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5.
在股指期货开发之前,股票现货市场缺乏做空机制来转移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只有做多才能荻利,因此股票价格经常被推高至脱离基本面的支持,而股指期货的开发使做空也有机会荻利,所以会导致股市泡沫被挤出,形成股市与期市的风险联动。H股指期货开发后不久,的确发生了期货指数和现货指数双双下泻的挤出效应,通过从H股期货指数与H股现货指数互动关系角度出发,分析股指期货开发后挤出效应中的系统性风险,以期对我国大陆A股指期货的开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就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历史而言,一般是先有间接金融,后有直接金融,二者的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是不平行的,而且在业务比重上也远不是均衡的,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间接金融的业务总量及市场占有率远大于直接金融,形成"金融倾斜"。但随着非银行金融的发展,直接金融的发展速度加快,在业务规模上接近甚至超过了间接金融,形成"逆向金融倾斜"。本文旨在通过计量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相对比重来揭示我国金融倾斜的动态特征,通过计量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来检验我国金融倾斜的总体效应,并在计量检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金融倾斜的内在动因,探寻我国融资结构变迁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7.
股灾期间,投资者会选择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卖出合约以转移股票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合约的大量抛售会造成股指期货价格超跌并引发指数套利,而指数套利行为又会将卖压传到股票现货市场并引发股指的超跌,如此恶性循环,使得股价与期价互动,如同落入湍急的瀑布之中.我国拟推出沪深300指数期货,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阐明瀑布效应的形成机理,为防范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可能产生的风险联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