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选取2001、2002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作为测试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的某些重要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经验分析表明:我国的董、监事会制度在监督公司财务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其中,董、监事会会议频率,持股董、监事的数量和比例,独立董事数量,监事会规模等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呈显著相关;而董事会规模因素、灰色监事、名誉监事等却未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投资价值:来自深沪A股市场的证据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本文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上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信息对投资者是否有价值。我们发现,可以利用公开的盈利预测制定可获利的套头交易策略。套头交易的回报率不仅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大于零,而且在经济意义上也是显著的。这些结果不受不同的检验方法影响,也无法为我们所考虑到的风险因素所解释。本文的发现说明了中国的股票市场尚未达到Fama(1970)意义上的半强式有效,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可以利用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以提高其投资的回报。此外,本文的结果也有助于回答中国的财务分析师是否具有专业胜任能力这一颇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信息过载是否影响投资者对公开信息的使用——来自季度盈余的实证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季季报之所以可能导致投资者的信息过载原因有二 :一是许多公司在同一天披露其季报 ;二是公司的年报和季报有可能同时披露。我们的结果说明了信息的集中披露本身并不妨碍投资者对信息的及时利用 ,这些发现对我国资本市场上信息披露监管机构有着直接的政策性含义。 相似文献
4.
以2008、2009年的送转股除权日进行事件研究,通过均值比较与检验方法,首次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送转股后股价变化对股东财富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经过调整的除权前一日的股价,2008年股票除权后,股价以高于送转股的比例单调下降;而2009年股票除权后,股价呈上升趋势,并于第14日显著高于经过调整的除权前一日的股价。除权后20天内的股价整体上高于年末股价,说明相对基于年末股价的股利决策,送转股没有降低股价。企业发放股票股利,导致股票总市值上升,增加了股东财富。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