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往金融稳定的监管新范式——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次贷危机发生后,一些发达国家准备或正在改进其金融监管以防止危机对经济的进一步拖累.这些改进主要体现在组建超级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合作和重新重视规则监管,其实质是通过监管的改进来避免监管套利、监管本位主义和监管宽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改进是其对本国金融监管的深刺总结.对我国有着多重启示.不仅使我国认清了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不成熟一面,而且对我国的监管制度移植与本土化、监管分权和高度合作、以及规则监管在我国的实施都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信用卡转换成本及其对我国银行卡年费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换成本是指当客户从一个供应商转移到另外的供应商时,产生的能被客户觉察到的经济和心理上的成本的等价货币值。信用卡市场是研究转换成本存在、测度及其对企业价格竞争策略影响的“天然产物”。由于银行卡转换成本的存在,国有大银行收取借记卡年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小商业银行收取借记卡年费则不一定是最优选择。商业银行在选择价格竞争策略,确定收取年费的方法、时机上也应该慎重,确保实现银行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金融消费者非诉讼救济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金融消费纠纷中,由于诉讼成本高且程序繁琐使消费者的厌讼情绪强烈,非诉讼救济方式是重要的金融消费者程序保护方式。本文在简要分析非诉讼救济方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目前在各国实践中较为典型的非诉讼救济方式,包括仲裁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专门的金融消费者非诉讼救济方式,并对各非诉讼救济方式进行了比较,以期对我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的突破和妥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机-立法是美国完善金融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的一贯模式。《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署是消费者保护的一个里程碑,将给美国乃至世界带来重大变革。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与阻挠,该法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妥协使其目的达成保障消费者权益和避免下一次危机爆发的目标并不确定。但对我国而言,美国的改革是一次学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和金融消费者教育等方面先进经验的良机。 相似文献
5.
逆向倾斜下的金融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以金融市场为导向的直接金融业务量逐年放大,与此相对应,金融结构偏向逆向倾斜,这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次贷危机充分表现出金融逆向倾斜的特征,风险与损失更多地发生在直接金融领域。金融当局不得不放弃自由市场理念,改革金融监管结构,使之与逆向倾斜的金融结构匹配,金融监管由此进入一个逆向倾斜的时代。在逆向倾斜的金融监管下,直接金融被置于严格监管之下,以达到稳定现代金融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金融企业合规文化建设高层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金融学院与哈佛《商业评论》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金融企业合规文化建设高层论坛于2006年12月29日在上海金融学院行政楼举行。上海金融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学者和上海市银监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商业银行、基金管理公司以及上海市大华律师事务所的专家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采取专家专题发言和现场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就我国金融企业推行合规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的局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文君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4,(10):65-66
审计评价是审计报告质量的重要保证,公正、准确、客观的进行审计评价是审计人员追求的目标,但由于目前审计评价无统一可遵循的标准,同时可能影响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任免升迁,因而成为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一个难点。从国家层面,由于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地区、单位、部门的业务性质不同,设计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难度很大,审计人员在实务操作的过程中,只能自行设计与本行业、本单位相适应的评价指标。目前对账面财政、财务收支的评价有各项财务指标可以进行比照,但财务数据背后所反映的领导决策、内部管理控制、执政效果等非财务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以金融市场为导向的直接金融业务量逐年扩大,与此对应, 金融结构偏向逆向倾斜成为了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趋势.次货危机充分表现出金融逆向倾斜的特征,风险与损失更多地发生在直接金融领域.金融当局不得不放弃自由市场理念,改革金融监管结构,使之与逆向倾斜的金融结构匹配,会融监管南此进入一个逆向倾斜的时代.在逆向倾斜的会融监管下,直接金融傲置于严格监管之下,以达到稳定现代金融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