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结果受所选产业加总水平与地理单元大小的影响,后者应以集聚过程中溢出效应的产业边界与空间边界为基础。当前产业集聚测度研究普遍存在产业加总水平与地理单元选择过大的问题,本文试图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测度结果是否存在偏差,偏差的系统性、方向、大小和影响因素,以及有偏的测度结果对集聚经济研究的影响等。结果表明,超出空间边界或产业边界的测度结果将显著偏低,并导致对集聚经济的低估;按省测度的区位基尼系数比按市测度平均低了近40%,两位数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通常低于其所含三位数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的均值,甚至最低值。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美国380个地方产业集群的产值达到全国总产值的60%。美国的产业集群类型多样、特点突出,是美国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例如,美国硅谷形成以微电子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加州的卡尔斯巴德形成了围绕高尔夫球生产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和葡萄酒酿造业集群,洛杉矶有国防和航空产业集群等。总的来说,美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表现出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4.
首先从产品市场、知识创新等级、既有区位因素和研发要素投入四个维度来认识影响企业研发迁移的推力、拉力因素,进而在宏观层面研究近年中国企业研发迁移表现出的特征,结果表明:向东部集中的趋势不断加强;经费投入的集聚程度显著高于人员投入;主导省市在人员方面的优势低于资金优势. 相似文献
5.
刘长全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3(4):21-25
本文在分析不同集聚经济形式及其理论基础后,对集聚经济的各种测度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现目前集聚经济的测度方法可以概括为四类,分别是在微观层面通过分析集聚因子对企业产出或生产率的影响来直接测度、分析集聚因子对产业或区域层面总产出或平均生产率的影响来测度、分析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数与产业或区域层面总产出或平均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来测度,以及通过分析要素价格空间梯度特征来对集聚经济进行间接测度。 相似文献
6.
论规制、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的逻辑关系与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规制变迁的角度是从在不同时期规制的重点有所转移,从规制起源角度定义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规制是为谁服务的。而逻辑演绎的角度定义规制,则比较严密,不同的规制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而且避免了重复。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规制进行分类,出自于不同的分析目的,但是将规制大致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还是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与经济性规制不同,不仅社会性规制起源于“企业家政治”,所利用的政策工具也大相径庭,而且两者由于分类的不同角度而存在着交叉重复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在全球化进程中,印度选择了与中国不同的发展路径。印度没有大规模发展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资源密集产业,而是利用本国的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发展信息、服务等高端产业,并逐步向农业和传统工业部门渗透。在这一路径下,印度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也跃居世界前列。但因为对传统产业和农业、农村的忽视,印度迄今仍然是以农民为主的国家,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农业生产落后,农村贫困严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和品牌竞争力三个角度系统分析了中国奶业竞争力及其国际比较情况,并探讨了中国奶业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奶业转型发展的思路。研究表明,中国奶业竞争力不足表现在成本与价格大幅高于奶业发达国家、乳制品消费存在明显的进口偏好和贸易竞争力指数趋于下降等方面;奶业国际竞争力不足既有资源禀赋原因,也与偏低的技术进步贡献、过快的规模化过程及不利的贸易条件和国内外农业政策相关。提升奶业竞争力需要通过推进适度规模养殖和种养一体化以及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通过加强乳制品质量建设,提升消费者信心和“中国奶业”品牌竞争力;通过完善奶业管理体制与奶业政策,巩固奶业发展的养殖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外部性的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研究——国外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经济理论在空间外部性假设下,研究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及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与新经济地理理论共同构成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研究的主流理论.本文从研究范式与特点、空间外部性的提出与发展、空间外部性来源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集聚经济的实证检验等几个方面出发,对基于外部性假设的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研究的历史脉络、最新进展及主要结论等做了系统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