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2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主成分分析法在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中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主成分分析法(PCA)基本算法的分析,从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在指标变量的多重相关性处理、定性指标定量化、原始数据无量纲化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引入了分级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数量化理论(Ⅲ)、分类无量纲化方法解决之。针对PCA中特征向量方向的确定问题,提出了特征向量方向确定的原则。针对主成分的提取和权重赋值问题,提出了优先递阶提取法和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法解决之。最后,针对线性PCA的结构化问题,探讨了当今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平台领导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关联互补技术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创新体系。"平台企业+互补企业"是其主要的组织模式。通过对微软、英特尔、思科、IBM等企业案例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平台领导战略包括:基于技术标准创新模式选择、平台接口开放与专利许可策略选择的技术标准化战略;基于合作盈利模式选择、合作伙伴等级制度制订、技术支持活动实施的创新激励战略;基于内部研发、合作研发、研发并购模式选择的互补技术研发战略;以及平台企业内外部冲突协调战略。  相似文献   
3.
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污权交易谋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治理环境污染,通过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规制,达到环境容量优化配置,其实质是环境容量产权明晰化的制度变迁过程。排污权初始配置方式与价值评估、排污权定价机制、排污权交易制度下厂商行为、政府管制及交易制度的社会福利分析,构成了当前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的基本内容。现行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在排污总量控制的科学性、排污权定价的约束性、初始分配的公平性、市场交易的完备性、监督机构的权威性等方面积累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4.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应该确立以设计为主导、专家为指导、政府代建单位为协调的理念.从制度上、费用的计取上改进以改变重设计轻经济的观念,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程序建设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从而合理地利用国有资金.  相似文献   
5.
从公司治理本质透视IT治理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探讨IT概念、公司治理本质及其与公司管理区别的基础之上,综述前人对IT治理概念的界定,较全面地分析了IT治理的内涵,并对IT治理和IT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以期更深层次地把握IT治理本质。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战略联盟契约性治理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标准战略联盟治理结构从根本上决定着联盟运行效率与组织租金分配.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存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分别从成本节约、价值创造与社会关系等角度全面系统地解析技术标准战略联盟选择契约型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以及技术标准战略联盟选择契约型治理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技术标准战略联盟治理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与解释.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学习机制的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连续、高效、敏捷的R&D核心能力的竞争。其中,加强和权衡内外部学习是前提与基础。对我国48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R&D流程在技术试验与产品开发两大阶段中不同的内外部学习策略选择对R&D速度、成本和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软件企业R&D治理边界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企业R&D人力资本价值升值及其产权的认可与实现,导致传统的公司治理活动由企业高层向下延伸到了企业的R&D活动中。本文通过探讨“公司治理”的本质及其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区别,较为科学地界定了软件企业R&D治理的概念及其内涵,提出并论证了软件企业R&D治理的边界,在此基础之上,初步构造了软件企业R&D治理的结构要素,并对其进行了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9.
着眼于公司治理核心从治理结构建立转向治理机制优化、从权力制衡转向科学决策的新观念,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套TMT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客观判断和测评"内部人(TMT)控制"的风险程度、TMT运作的优化程度、TMT激励约束体系的完善程度,为建立有利于中国上市公司长远发展的TMT治理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