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让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每一个组织和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最关键的是要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管制的协同作用。在严厉的环保法规的威慑之下,废弃物处理和环境保护市场将自发生成,进而促进第三方废弃物处理市场与产业集聚之间的良性互动。在生产者延伸责任和低成本竞争压力下,企业通常会从用户和环境的角度对其商业流程和闭环供应链全过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从根源上消除一切浪费和污染,进而实现资源减量化和"零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球供应链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产业集群和供应链治理是提升地区或产业竞争力的两种重要途径。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可以将两种优势结合在一起,以寻求一种地区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第三方物流及其风险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玉兰 《商业研究》2004,(24):147-150
第三方物流 ,即物流外包 ,是一种创新的物流管理模式 ,是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第三方物流的实质是企业和物流服务商之间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 ,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导致企业在实施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种种风险 ,研究第三方物流的风险 ,制定企业进行物流外包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2002年度中国省区/行业数据,本文估计了一个包含比较优势、新经济地理、知识外溢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中国制造业布局影响因素模型。回归结果支持了上述各种力量在制造业分布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且特别强调了新经济地理和知识溢出在集聚经济过程中的因果累积循环性质。研究表明,对外开放、城市化、工业基础的增强、交通设施的改善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削弱将非常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集聚,知识溢出的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入第三方废弃物治理市场,产业集群可在多方面克服市场机制的不足,实现资源减量化、产品的再利用和资源再循环.为了进一步将废弃物"零排放"目标贯彻到生态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是明晰产权,制定和完善各种严厉的环保法规,通过市场的作用,推进生态产业集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中心—外围模型的错误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角点均衡求解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重新求解。结果显示,当制造业运输成本较高时,全部制造业集聚于中心地区;当运输成本较低时,经济系统均衡于对称专业化模式。这一结论与克鲁格曼的结论正好相反。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制造业运输成本是作为一种集聚力而出现的,只有当运输成本系数较高时,人们才会有动力聚集在一起,以减少相互之间的贸易和运输。随着该系数的下降,这种节约动机变得越来越微弱,并最终导致中心—外围结构瓦解。  相似文献   
7.
8.
物流组织演变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组织的演变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决定物流组织演变的关键变量乃是知识编码化和它所引起的信息转换成本的变化.未来的物流组织是朝一体化方向扩展,还是沿供应链的技术节点垂直分解,关键要看谁能抓住标准化与电子技术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专业化是现代城市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城市的多样化应以专门化的核心能力为基础。研究表明,尽管专业化与多样化各自都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但从经济学原理上考察,它们又都是基于共同的前提和基础——核心能力和资源共享。因此,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应基于资源共享和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产业布局与集聚理论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布局与空间经济理论伴随着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产生而发展。在每一个分支学科(如: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区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节点上,都可以找到空间经济学中某一特定研究线索的理论渊源。通过对产业布局与空间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在相当程度上,新经济地理和城市经济学正是由于吸收和发展了早期经济学分支学科关于空间问题的讨论而发展起来的,而它的“软肋”所在也是由于忽视了早期学者的一些真知灼见。新经济地理学存在两大缺陷:其一是分工外生给定,因而不可能发生企业内部或产业内部的垂直分离现象;其二是对产业区内部的市场结构和分工结构缺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