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从西安住宅市场上调研收集的数据,根据住宅产业价值链系统结构,运用构建的住宅产业价值链价值分布测算模型——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西安市住宅产业价值链价值分布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西安市住宅产业价值链存在太过于依赖土地价值与资金价值,而投资分析、建设、营销服务等阶段价值创造能力过低,以及整体价值创造水平偏低等问题。因此,建议通过完善住宅产业的外包制度、调整土地供应制度、构建合理价值分配机制、建立价值创造联盟制度、构筑住宅产业虚拟价值链与价值网络等途径,来优化西安市住宅产业价值链价值分布格局,以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最新发表的《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亦提到:“积极发展替代能源,稳妥实施煤制油、煤制气示范工程.”新的煤制气产业政策先后出台,逐渐构建出煤制气项目未来发展路径的框架.而就目前政策面消息来看,近期的政策已为煤制气项目发展定下了以稳健为主的“关小放大”基调.这一政策方向的转变主要是基于目前国际油价的不断下行风险与煤制气技术中存在的环保压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列车的高速建设虽然创造了世界奇迹,但是管理水平一直没有跟上,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使我联想到我县民营企业的发展其实何尝不是一架高速列车。到"十一五"末,我们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的登记数量超过了4200万户,解决了社会就业大概75%以上,GDP的贡献率达到60%,税收的贡献率达到了50%,而且为我们国家市场的繁荣、内需的扩大、就业的解决,我们的民营企业确实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看到成绩的同时,民营企业的财务现状却不得不让人担忧。 相似文献
4.
老旧小区绿色改造是推进城市更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是实现存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其综合效益评价也逐渐成为改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从成本、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个维度出发,建立并完善老旧小区绿色改造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M(属性层次模型)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老旧小区绿色改造综合效益的可拓评价模型,并以某市老旧小区绿色改造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显示,老旧小区绿色改造相对于传统的改造综合效益更优。 相似文献
5.
6.
提升产业结构的水平和加快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针对当前产业升级理论缺乏中观层面的运行机制探索,站在产业层面上,利用产业价值链理论,围绕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运作的不同动因,深入诠释产业升级的基本内涵与运行机制,以勾勒出一个中观层面的产业升级研究轮廓与框架,为我国产业价值链升级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产业价值链通过产业价值延伸效应、产业价值整合效应、产业价值竞争效应和产业价值集群效应四个效应的相互作用,形成产业价值链纵向关联效应、横向规模效应,最终实现产业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7.
依据西安市主城区2008~2009年上半年在售商品住宅项目的市场价格数据,利用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的半变异/协方差函数云和直方图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之后,利用趋势面分析法西安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方法进行空间局部估计,得出西安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并以此对西安市主城区的城内、城南、城北、城东、城西、长安区的区域价值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城内作为城市的中心,人居设施比较完备,发展最为成熟;城南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和景观环境,发展速度最快;城北在诸多利好政策的带动下,出现了商品住宅价格分布的副中心;城东凭借“水”的天然条件,开发沪灞生态园提升区域价值;城西借着高新区和“西成一体化”而不断前进;长安区在城南发展的带动下,区域价值不断上升。但从总体上东西部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南北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部 ,一个特指由于交通和文化等诸多因素而造成的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的代名词 ,目前在中国已成为众人所瞩目的焦点。开发西部标志着国家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力争使西部逐渐赶上全国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 ,以促进全国经济长足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国人民生活质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 ,使得我们不但要意识到开发西部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综合了方方面面努力的艰苦工作过程 ,而且要清醒地认识到 :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地区性落差 ,在全球有其普遍性 ,许多目前已属经济发达的国家 ,有解决此方面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资源、要素与政策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必备因素,深刻影响着乡村振兴的进程。梳理资源、要素与政策间的互动关系,理清“资源—要素—政策”互动对乡村发展模式的作用机理,进而提炼4种典型乡村发展模式,并给出不同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切实促进乡村振兴的提质增效。方法 文章从资源、要素、政策相协调维度出发,结合国内不同地区的典型成功案例,构建“资源—要素—政策”相协调下乡村发展的理论模型,进而提炼乡村典型发展模式。结果 (1)资源是乡村发展的基础,要素是乡村发展的动力,政策是乡村发展的催化剂。在政府配套政策的催化下,不同类型的乡村资源在发展要素的带动下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2)基于“资源—要素—政策”对乡村发展的作用机理,将乡村发展模式划分为:专业化农业发展型、田园综合体发展型、人文生态资源依托型、小城镇辐射带动型4种典型发展模式。结论 未来,专业化农业发展模式建议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品牌化、数字化发展;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未来建议坚持生态持续化、生活现代化、产业升级化发展;人文生态资源依托型模式,在以后的发展中建议更注重乡村生态化、旅游休闲化、区域联动化和品牌化;小城镇辐射带动型模式,未来建议深入乡村特色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价值链理论,分析并构建房地产企业价值活动与房地产企业功能的关系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价值活动的贡献率,发现价值链中的薄弱活动,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贡献,从而最终提高各个价值活动的价值创造能力,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地发展。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