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146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31篇
综合类   12篇
贸易经济   28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MSIA-VAR模型实证分析1998—2013年间我国信贷政策与房地产价格周期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信贷政策与房地产价格存在双向影响,房价的周期波动显著呈现低速、中速及高速增长的3区制状态,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增长存在非对称性,房地产业更易从低速增长区向高速增长区转换,且在中高速增长状态更趋稳定,持续时间也更长。分区制脉冲响应显示,在房价加速增长期银行信贷对房价影响显著,但这种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  相似文献   
2.
长沙市城管执法公众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管执法作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长沙市城管部门定位不清、执法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从公众角度出发构建一套包括认知度、感知度和满意度三个维度15个具体指标的城管执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测算,结果表明:长沙市城管执法总体评价偏低,公众对城管执法认识模糊,城管对与居民生活相关活动的执法效果较好,城管执法公众满意度低。应完善城管相关立法,使其执法有法可依;加强城管人员管理力度,督促城管文明执法。  相似文献   
3.
对13家美国银行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使用并不直接表现出风险加权资产及整体银行风险的下降,而是表现为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在剔除了过度投机因素后,银行可增加约63%的目标贷款额.  相似文献   
4.
以2011—2021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PKU-DFIIC)匹配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显著提升企业TFP。该影响具有延续性且呈现动态衰减趋势。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有效改善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信息差”,压缩企业融资成本;资金流入企业后持续发挥蓄水池效应并便利企业研发创新,最终促进企业TFP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伴随数字金融发展,国有、大型、高成长性企业TFP提升尤其明显。此外,适度有效的金融监管、优质的营商环境也是释放数字金融服务功能的有利条件。研究结论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依据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量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和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共同富裕水平,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新质生产力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呈正向影响。鉴于此,建议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提升科技、财政与金融的协同效应;引导不同地区依据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效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3—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呈现鲜明的门槛特征。在门槛值前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和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不明显。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地区差异显著,考察期间,除青海、宁夏、海南3个省域外,其他省域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为各自地区的农村减贫做出了积极贡献,且尤以河北、辽宁等9个省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净稳定资金比例具有精细化特征。经测算发现,净稳定资金比例较存贷比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解释力度更强,但其权重设定在我国有一定的不适用性,未对流动性风险的顺周期性进行缓释与调整。净稳定资金比例与资本充足率以及现存流动性监管指标联系紧密,该流动性监管指标的实施将对相关金融制度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采用净稳定资金比例监管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应从五个方面推进:一是审慎修订适合我国银行业的权重系数,二是引入流动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三是协调与现存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的关系,四是建立流动性与资本并重的统筹监管模式,五是完善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8.
院住宅供需总量的非均衡状况关系到市场效率与金融风险.文章使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有效模拟了住宅供需总量的发展,量化解析了供需非均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深入探讨非均衡状况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非均衡度的绝对值较小,但从2009 年起供需发展趋势呈现背离,待售率持续上升,这与市场预期过高、开发效率下降等因素相关,认为应建立价、量并重的调控机制,充分发挥非均衡指标在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11)
我国残疾人群规模庞大,而残疾人致贫、返贫可能性高和脱贫困难,因此应该给予更多关注。贫困的测度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贫困线,以识别贫困人群;二是构造贫困指标,以衡量贫困程度。多维贫困概念更有利于识别能力剖夺。仅仅采用收入与支出标准,会忽略贫困的脆弱性以及长期性,因为恰恰是能力贫困导致了贫困,个体贫困往往根源于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家庭收入情况等。目前,采用数个维度衡量贫困状态,已成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10.
信息通讯技术与普惠金融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点,将使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金融创新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并结合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金融创新对普惠金融的作用机理,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