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2篇
经济学   47篇
综合类   48篇
贸易经济   14篇
农业经济   20篇
经济概况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焦娇  吕贵 《江苏商论》2005,(6):129-130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今后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本文阐述了公共财政的发展历程,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学术界的不同看法以及笔者的个人见解,探讨了一些关于公共财政认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路"的发展"奇迹"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热议,有赞誉,有指责;有肯定,也有否定,呈现出多种思考与议论。针对这些热议,需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来认识"中国道路"演化的系统性和必然性,进而领会"中国道路"的时代价值。"中国道路"创新和丰富了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将"中国道路"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放在宏观时空环境中来观察分析,以期深刻揭示选择走"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同时秉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坚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树立"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5.
近五年来,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国家再次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热潮,尤其是《资本论》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面对危机,西方学者意识到要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西方学者开始重新阅读马克思的著作,以期能从中发现危机产生的根源,找到应对危机的有效方法。但近年来西方国家出现的"《资本论》热",并不意味着围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争论将从此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具有高风险。因此,房地产金融作为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能有效加快房地产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代公共事物的治理呈现出政治学与经济学整合研究的新制度主义趋势。奥尔森和奥斯特罗姆作为两代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者,都致力于集体行动如何可能的分析,进而提出用新制度主义的方法来解决集体行动所面临的困境。奥尔森认为,集体行动往往面临着失败的尴尬境地,"选择性激励"的制度设计是治理之道。尽管如此,奥斯特罗姆更强调如何保障新制度的有效供给,以形成自主治理模式。比较发现,两者的公共事物治理理论存在着一定的衔接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路”的发展“奇迹”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热议,有赞誉,有指责;有肯定,也有否定,呈现出多种思考与议论。针对这些热议,需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来认识“中国道路”演化的系统性和必然性,进而领会“中国道路”的时代价值。“中国道路”创新和丰富了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将“中国道路”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放在宏观时空环境中来观察分析,以期深刻揭示选择走“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同时秉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坚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树立“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9.
中美居民财产性收入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上,国内有一流行的说法:国民富裕程度越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也越高。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统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概念、口径、方法及结果的探析,发现上述观点并不成立,考察发现,中美各有统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口径和方法,只有作同口径}匕较,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海自1990年代初提出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的战略之后,战略目标得到补充而时间表逐步后移,这表明在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城市的发展,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大有可为,但必须防止“看得见的手”挤压“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空间。当前由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应当让我们获得思考上海未来发展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