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市公司审计市场有关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审计市场的地域性、大量的有资格事务所的存在,以及少量的非审计业务,使得审计市场很难形成规模性、行业专业性,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比例纸。要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3.
最终控制人性质、审计行业专业性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2001—2008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审计行业专业性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审计行业专业性具有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考虑最终控制人性质因素后,在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审计行业专业性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更为明显;结合考虑两权分离度因素的影响,在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审计行业专业性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约束作用随着两权分离度的提高而增强,但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两权分离度、审计行业专业性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相关性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专业性金融审判组织的理论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金融法庭或者金融法院的建议主要是基于提升法院对金融案件审理的专业性以及保障司法独立审判这两方面的考虑,然而推行这项制度改革过程中所可能导致的社会成本负担以及我们需要面对的各种外在的约束条件也是不应当被忽视的,金融案件审判的司法组织体系改革需要有一个更为全方位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5.
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与控股股东关联交易——来自深交所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2~2008年深交所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本文以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专业性和薪酬等基本特征,考察了独立董事能否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专业性对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独立董事薪酬与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频率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的比例对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去改进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以提高其监督制约控股股东的职能。 相似文献
6.
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政策取向与专业性养老保险公司的市场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完善多支柱的养老金制度体系是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立足于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未来走向,专业性养老保险公司应合理定位,积极介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给付,谋求参与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充当企业年金基金的法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并致力于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致力于农村养老保险市场开拓。 相似文献
7.
审计委员会特征与审计收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5~2007年在沪深两市交易所A股上市的36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审计收费影响以考察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实证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与审计收费负相关,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和活跃性与审计收费正相关,表明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审计委员会降低外部审计控制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进而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资的引进和利用对企业和国家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逐渐呈现出独资化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针对外资独资化这一现象,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出发,着重分析外资独资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