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40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3302篇
工业经济   752篇
计划管理   4594篇
经济学   2983篇
综合类   1835篇
运输经济   248篇
旅游经济   41篇
贸易经济   3040篇
农业经济   1896篇
经济概况   3504篇
信息产业经济   24篇
邮电经济   55篇
  2025年   88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416篇
  2020年   444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384篇
  2015年   627篇
  2014年   1582篇
  2013年   1224篇
  2012年   1358篇
  2011年   1517篇
  2010年   1508篇
  2009年   1473篇
  2008年   1682篇
  2007年   1580篇
  2006年   1243篇
  2005年   1242篇
  2004年   865篇
  2003年   1127篇
  2002年   752篇
  2001年   643篇
  2000年   611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强 《天津经济》2003,(3):51-54
面对新经济的挑战,世界金融市场的联系必将愈来愈密切,金融竞争也将愈来愈激烈。加入WTO使中国经济融人全球一体化,中国资本市场也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员,按照国际通行的基本规则和形……  相似文献   
2.
3.
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之路,绝不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模式。中共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一个不断加强、完善与民主化的过程,这也是邓小平当年提出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前提与关键还在于经济,即中国特色政治体制藉以建立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入WTO的临近,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2000年7月国家对《产品质量法》作了修改,但就修改后的产品质量法来看,该法规定的产品范围及缺陷,产品责任主体,产品损害赔偿范围等还存在范围界定对窄的弊端。为此,建议将建设工程也纳入产品质量法的调整范围,对产品缺陷采取列举式规定其类型或对此作一司法解释并扩大其范围;将产品责任主体范围扩大到生产者,准生产者,销售者,运输者,仓储者及外国出口商,在损害赔偿范围中增加惩罚性损偿等规定。  相似文献   
5.
张静 《中国金融》2007,(24):30-31
在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在发生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各种资产在资金推动下进入了一个价值重估和价值发现的过程,房地产、股票和稀缺资源市场都成为过剩流动性的吸纳场所。微观主体对利润的追逐极其踊跃,一旦存在获利机会,各种资金就会蜂拥而入,从而推动资产价格一路飙升。面对市场上几近泛滥的流动性以及  相似文献   
6.
引言 当人类步入知识经济社会时,企业开始推行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管理,人力资本已经被认为是企业中最具竞争优势的资源.即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不能仅仅靠传统的金融资本的动作和领先的科学技术,还必须依靠人力资本的优势来持续企业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要求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各种产权明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知识型企业作为知识创新及其商品化的主体,主要从事的是知识的生产、传递、使用和保护等(盖骁敏,2005).  相似文献   
7.
人是企业的主体,是物力资源与智力资源的创造者和整合者.人才是石油行业竞争的最终决定因素,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与否决定了油田企业经营绩效的高低,也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不败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9.
加入WTO必将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巨大的挑战,金融监管创新不可避免。本文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创新的方向:监管主体的完善、监管方式转变并且多样化、建立完善的监管法规体系、拓宽视野,放眼全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