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我国35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01-2004四年年报反映盈利能力、流动性、运营能力、成长性、公司规模、风险性、资产抵押价值和“税盾效应”等共16个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提取了6个主成分作为自变量,与反映资本结构的资产负债率、借入资本占总资产比例(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运营能力与企业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税盾效应”与企业资本结构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流动性、成长性及波动性与企业资本结构几乎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区域竞争力研究——以西部12省区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日渐深入,各地政府对此更是非常重视。因为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经济实力、是否具有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本文运用系统的科学理论和现代计量经济学的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建立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西部地区的潜在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并按竞争力得分大小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提出提升竞争力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4.
企业现金流风险识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红霞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6):71-75,80
现金流是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表现,对现金流风险的识别研究是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本文认为,对现金流风险识别应把握三方面工作:首先,要对现金流量表结构进行研究,通过现金流来源的不同构成形式,以及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分析,探究企业现金流的综合风险状况.其次,要在现金流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理性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合理界定风险临界区域,进一步分析现金流风险程度,使企业充分认识风险,加强现金流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建立,对企业预防和化解财务危机,提高其危机预警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多元判别分析模型、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等模型的构建上,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评价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将评价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绩效单独列出来,结合因子分析法的分类优势和主成分法的降维优势,重新构建了"因子分析一主成分分析"的评价法,并结合雷达图构建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为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主成分分析在农业板块股票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帮助广大中小投资者在近期低速的股市中获得收益。免受损失.也为了提供一种普遍适用的基于行业分析的精确选股方法。本文经过综合考虑后选取每股盈利.净利润。每股净资产.净资产,资产总计等10项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在近期大盘探底过程中价值凸显的农业板块中的18支股票进行投资价值评估,利用SAS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得出最近较好的农业股配置为北大荒(600598).登海种业(002041),冠农股份(600251)。 相似文献
8.
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造业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合的方法,力图提取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及要素创造力是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用多元统计中的聚类分析对中国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做出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综合评估的聚类与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法对银行板块12支股票的基本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首先对选出的13个基本指标按盈利能力、股本扩张能力、成长能力、生产能力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利用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希望通过综合分析,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提供理性的投资参考数据,客观、全面地分析上市公司。选取质地优良、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降低投机性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