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西方企业融资理论的系统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国际性问题,各国学术界为解决此问题从理论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对西方企业融资理论进行一个系统整理的基础上,以期为我国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实施战略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构建合理的企业绩效评估体系,有利于对企业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理论的理解和分析,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体系,并详细给出了评估指标提取的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4.
现金股利研究的新视角: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选取2000~2006年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采用专门方法来区分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然后采用多元回归、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来检验上市公司是否会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调整其现金股利政策,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在现金股利支付意向及现金股利支付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确会基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采取不同的股利政策,但会受到证监会配股增发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企业生命周期与现金流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生命周期是指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因此,一个企业的一生基本上可以分成5个阶段: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处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应当选择不同的现金流战略。 相似文献
6.
7.
有效税收筹划不仅要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还要努力降低税收筹划的非税成本。非税成本因其隐蔽性、间接性而容易被忽视,因而可能使税收筹划的成本(损失)大于其收益。非税成本的形成原因较多、其构成也比较复杂。文章选取沪深A股2008-2012年期间的4974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上市公司如何在税收节约与非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经验证据显示,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税收筹划行为,而处于成熟期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采取较为保守稳健的税收筹划行为。结论为企业制定投资策略,监管机制完善管理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落实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即是强调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西方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说过: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由此可见,预算管理在中西方企业管理实践中都受到了很高的重视,预算管理发挥了落实企业战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但是,实践过程中,企业预算管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预算与战略脱节;预算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弱化对经营的指导作用;预算导向存在偏差,制约预算管理效果的发挥等。生命周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探讨构建与生命周期相匹配的预算管理模式及其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以2003-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用留存收益权益比RE/TE作为企业生命周期的特征变量,并通过Logit模型检验了RE/TE与其他控制变量对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倾向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行为符合生命周期理论。本文最后建议证监会可要求企业采用与生命周期相挂钩的现金分红政策,并加强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