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次级债风波的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今年8月份,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出现还款困难,进而引发以其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次级债风波,并波及世界金融市场。本文着重对次级债的界定和其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次级债的概念以及与次级债相关的产品,分析了与次级债直接联系的两个市场,即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和以此贷款为基础的衍生品市场和证券化产品市场,以及次级债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关系,具体阐明了次级债市场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机制;以此为基础,结合美国经济基本面因素和金融市场状况,对次级债的具体影响和未来走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启示及相关建议:在世界金融市场联系日趋紧密的今天,应摈弃那种被动防守,因噎废食的心态,以开放的姿态,在提高本土市场各类主体的抗风险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之构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已成为化解住房抵押贷款风险、促进住房消费热潮形成的现实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现实意义和有利条件,提出了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3.
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对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在银行理性的假设下,信用风险来自于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我国而言,由于政府对住房抵押贷款的某些不适当干预以及银行自身缺乏有效约束和激励机制,我国银行经常是非理性的,并由此产生制度性的信用风险。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机制建设进行探讨,认为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基础上,通过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并提高赖账成本。以及建立政府抵押贷款担保保险制度等来达到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住房抵押贷款保证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住宅抵押贷款保证险可提高住宅抵押贷款抗风险能力,促进住宅抵押贷款的发展。分析了住宅抵押贷款保证险定价问题。就保险公司外部和内部环境提出几点风险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贷风险分析及管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住房抵押贷款在国内银行的资产中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住房贷款的提前还贷行为也开始困扰银行业的经营。本文分析了提前还贷给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掌握提前还贷规律,准确预测提前偿付比率,合理确定住房贷款的利率,在必要情况下适当收取提前还贷的违约金,住房贷款证券化及计提提前还贷损失准备金,是管理提前还贷风险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需求大于供给导致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快速增长,"贷款—分散"模式链条上各主体的收益激励结构和次级贷款品种设计导致的次级债市场扭曲繁荣,进而导致次级债危机。次级债危机将在较长的时间里困扰美国经济,但是从次级贷款支持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分档设计可以预测该市场的绝大部分投资者不会因次级债危机而受到损失。 相似文献
8.
国外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定价理论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介绍传统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定价理论出发,着重探讨了MBS定价的计量经济方法,对其在理论上、实践中,以及模型方面的发展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目的在于对我国近期内将出现的住房抵押贷款的衍生金融产品的定价问题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慎之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11):20-23
本文以借鉴和运用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为出发点,论证我国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应采取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由于在诸多制度方面还不健全,如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期限结构不相匹配、多元的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建立、违约风险定价机制缺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和管理误区等等,造成了自身的脆弱性,抗风险能力不强。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在大力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同时,通过信用评级、债项评级、政府担保、保险、法律、业务创新等诸多渠道加强贷款违约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