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
“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规范之缺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规范农村金融市场业已存在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强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主体的有序竞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1月颁发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并在部分省(区)开展了试点工作.从试点情况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状况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普遍存在营运资金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该<暂行规定>基本规范的分析,认为该规范在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营运资金来源渠道、股权结构设计、注册资本限额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等几个方面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在此规范的制度框架下,这一新型农村金融合作组织是不会有任何前途的.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进程与阶段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自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新政,至2007年10月13日,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各项相关政策推动下蓬勃发展,至今已有40余家新机构成立,其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取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分散的小额贷款市场,农村资金互助社拥有内在的组织和制度上的优势.但在现实中,其生存发展尚面临资金来源缺乏、信贷风险转移机制缺失、外部政策环境待完善等因素制约.为增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建立其与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联结机制,深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健全自身的管理,并优化政府的监管安排. 相似文献
4.
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农户信贷需求的特殊性,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而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小型合作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加大农户信贷供给上具有与生俱来的制度上的优势。但当前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并不乐观,应当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信贷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社员互助的金融机构,要使得其在农村发展起来而不是像农信社那样变质发展为商业银行,就必须探索适合其发展的思路与方法。注意到监管问题是影响农村资金互助社能否有效运行、实现服务"三农"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必要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问题进行探讨。本文针对目前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出现的监管问题,从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入手,讨论如何加强监管使得其可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广西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研究——以田东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三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正在全国的农村上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广西田东县地处桂西,属于农业发达地区,作为全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惟一的试点县,已成立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且发展态势良好。经过实地调查,文章首先介绍广西田东县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比较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刚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合作,既能解决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又能增强农户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实现它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生存基础和发展前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缺失,造就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而且,从实质上看,小农经济基础难以对接现代正规金融服务,它们中间需要一个桥梁和纽带,在这种背景下,资金互助社应运而生。它作为合作金融的载体,连结市场和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民。它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正是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模式探讨——兼析泉州市专业合作社组建资金互助社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2006年末中国银监会推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但从目前情况看,能够按照银监会的政策框架到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该类机构很少。在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面临融资瓶颈的情况下,可统筹考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服务与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探索在原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再组建资金互助社的模式。本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资金互助社的优势及制约因素,结合福建省泉州市实际阐释其必然性,并提出推动专业合作社实行内部资金互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