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财政金融   50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关联性检验:1979-200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1979至2002年期间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关联性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联动性较弱,相互变动呈不规则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货币传导机制运行不畅。其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的不健全以及“双率”形成机制的非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原维 《上海金融》2004,(12):14-17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利率平价在我国的适用性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于利率对我国的长期汇率影响有限,因此,本文侧重分析利率平价所描述的短期内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本文结合中国的特殊金融市场环境,分析我国利率对汇率的传导机制以及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所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欧元汇率平价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探讨欧元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及利率平价的关系,通过对欧元兑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及误差修正模型的简要分析,我们发现,虽然独自的平价关系难以成立,但综合起来看似乎可行,欧元汇率变动主要取决于欧元与美国的相对物价水平差异,利差对汇率变动有一点影响,但很小。  相似文献
4.
汇率的决定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分析西方传统汇率理论的缺陷,从影响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的本质因素(实物因素与资本因素)出发,探讨了汇率的决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期均衡汇率与短期汇率决定和变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现代利率平价理论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
人民币升值压力及疏导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朝阳 《甘肃金融》2010,(12):43-46
汇率是关系国家利益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竞争的焦点问题。自2002年以来,中国和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几乎都聚焦在人民币的汇率上。特别是2009年5月美国民主党众议员蒂姆·瑞安提出《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2010年9月美国133名国会议员要求国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对美元利率平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外汇价格和存贷利率因素,把利率平价模型变得更贴近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由此计算出在抛补利率平价模型下隐含的美元利率。运用此理论对中国实证发现,隐含美元利率和现实美元利率之间存在很大利差。各微观金融交易主体几乎没有利率自主权以及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是存在套利空间的主要原因。要消除美元套利空间,首先要掌握人民币外汇远期定价权;其次,要逐步开放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浮动和国际化;最后要完善汇率体制改革和加强国际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先智 《新金融》2008,(1):61-63
2005年7月汇改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开放了远期结售汇业务并在银行间市场开办了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远期汇率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成为日趋重要的问题.本文基于利率平价理论分析了目前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机制,结合商业银行在远期业务开展过程中头寸抛补的的主要途径和遇到的问题,分析了现行体制下远期汇率定价和风险管理所受到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利率平价机制的制度约束及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利率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所做预测并不契合,原因在于我国的利率平价机制受三大制度约束:利率管制性强、国际资本的有限流动性和人民币汇率缺乏有效波动。当前,我国利率平价机制调节利率、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相互关系的作用还十分微弱,在现有制度约束下还尚不具备完善利率平价机制发挥作用所要求的条件,改善制度环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是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三元悖论"揭示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独立的货币政策面临严重的冲突。本文以利率平价、货币替代为理论基础,采用2005—2013年月度数据建立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3年间,预期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有一定的影响,而当期人民币汇率影响不显著。因此,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开放,预期人民币会升值,从而货币供给量会增加。对此,应该谨慎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协调国内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两者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