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县域金融生态现状分析——来自安徽、江西、河南、江苏、浙江、山东六省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县城经济在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周期中发展相对缓慢.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弱势部分,这其中固然有着深刻的体制性因素.但县城金融生态建设滞后以及县城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弱化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为进一步了解县城金融生态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人民银行参事室的组织和协调下.我们对安徽.江西、河南.江苏、浙江、 相似文献
2.
金融支持与县域经济发展——来自湖北潜江基层金融机构的声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就有“郡县治,则天下安”及“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故县治,天下无不冶”的说法。目前,我国有县级行政区划2861个,县城经济的GDP总量达5.4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50%。但近年求,相对于县域经济的资金需求。金融支持弱化与县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客观上存在县域经济“融资难”与县城金融“难融资”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县城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推动本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方式的县域经济发展也导致了县域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作为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有别于城市,以及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因此其产业结构变化具有独特的规律.以吉林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数据,具体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并揭示其产业结构演化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而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农业银行经营架构重组和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立了农业银行改革横跨国有银行改制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双重定位.新的市场定位要求农业银行结合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以及横跨城乡的经营特点,启动经营发展战略、组织制度、资源配置等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建设成为一家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人国际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农业银行如何完成自身治理结构的优化,同时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直接决定着当前阶段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进程.本文尝试从农业银行改革取向的分析人手,对农业银行的经营架构重组和经营机制创新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间融资与农村金融生态相关问题分析——对兴化市个案的典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中国金融》2005,(22):60-61
民间融资是折射金融生态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江苏泰州辖内的一个县级市,兴化市在推进区域城市化,经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资金瓶颈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地制约了县城经济的发展。目前民间融资对县城经济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正规金融具有一定的补充和借鉴作用,因此研究民间融资与农村金融生态的相关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发展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全球化对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必须看到当前县域旅游文化产业还存在许多问题,科学地规划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使湖南旅游文化产业提高一个档次。 相似文献
7.
在为粮食供销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的农业发展银行信贷门槛提高的前提下,一些小型粮食购销企业从注册资金、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准入条件,如何寻求最佳的融资渠道,保证其资金需求,实现小型粮食购销企业长远发展,是县域经济金融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曾在县域金融中担当主角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逐步淡出县域经济领域。资金实力十分有限的农村信用社被推上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角位置,导致县域经济出现了融资“瓶颈”状况。在对我国县域经济融资的现状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寻求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不尽完善的县域金融体系导致县域金融“失血”过多、信贷紧缩,造成了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从而抑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重新构建完善的县域金融体系,才能使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进入相互促进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