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106篇
财政金融   117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07篇
经济学   93篇
综合类   72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4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7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冀一体化的最大障碍是京津冀区域间以及京津冀各自区域内存在两个结构性不均衡问题:一是京津冀区域间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存在结构性差距;二是京津冀各自区域内部存在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的结构性偏差。如果不同时解决这两个结构性不均衡问题,京津冀一体化很难顺利实现。通过分析京津冀一体化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提出以区域均衡思维为出发点,以国家治理战略为统领,借助新型城镇化三步走战略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支点,破解两个结构性问题,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实现京津冀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科学的领导方式和现代化的领导理念。新时期,领导干部要开阔思维,增强自身能力建设,形成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领导新理念、新方法,实现从"管理"走向"治理"的领导行为方式转变。"治理"是对管理的继承与创新,治理强调控制少一些,引导多一些,"治理"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突破管理的桎梏,努力推进组织、制度、奖惩等管理要素的升级;同时要求领导干部沿着价值新方向不断探索,发挥愿景、利益和魅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家审计体制改革一直为审计理论界所关注和探讨,各种观点纷纷提出,大致可以分为改良观、立法观、双轨制、司法观和独立观五种。独立性问题是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研究的关注点,但是对独立性含义的笼统使用使得独立性问题又成为研究的分歧点。国家审计体制改革应能同时满足政府和公众的审计需要,应从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等学科引入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罗马尼亚在国家转型期间面临着严重腐败、贫富差距、司法改革等问题,为了加入欧盟,罗马尼亚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在加强监督和控制的国家治理中,执行公共外部审计的审计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借鉴欧盟法的基础上,罗马尼亚审计院在法律地位、组织框架、职权范围上都得以提高和完善,审计院对国家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对政府部门及其他公共部门的监督和控制效率、效果得到很大提高。我国可以借鉴其经验,从提高审计署法律地位和加强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协调两个方面强化审计署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兴起于西方社会的公共治理理论对中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国家治理”热的现象就是其影响的一种折射.但“国家治理”热并不能说明公共治理在中国是适用的.公共治理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还存在着争议.对公共治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持否定观点的学者给出的理由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不是公共治理所要解决的对象,中国没有发达的公民社会和公民理性参与的能力等实施公共治理的条件,以及中国政治权威对公共治理的排斥.事实上,中国已经出现了有利于实施公共治理的条件,公共治理在中国是具有适用性的,然而公共治理的实践范围和实践价值是有局限性的,它并不能成功地解决所有的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是国家最高权威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以及国家与地方之间的权力配置和运用以控制、管理、协调和服务社会的过程,分权和问责是国家治理的基本要素,绩效管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绩效审计是根据国家治理的绩效管理需要而产生的,其基本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治理,提高公共资源使用和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从国家治理和绩效审计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出发,分别从公共受托责任和政府绩效管理两个层面阐释了绩效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理论依据,根据国家治理需要着力探讨了绩效审计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其中会计历来与政府、市场、组织和社会的治乱兴衰、竞争成败紧密关联,是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企业和各类组织治理的微观信息基础。通过解析政府会计改革深化推动有为政府效能发挥的机理,统一会计制度如何保证有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发挥,以及现代化会计创新转型更好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促进多元化的会计监督体系建立,实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逐步驱动会计转型发展,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机制开启从行政型向治理型转型的进程。本文紧扣这一背景,研究审计监督体系的涵义与特征,立足审计委员会框架,以全面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为指引,提出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10.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湖北武汉地区发生新冠病毒疫情,2020年春节以后,全国大多数人都“宅在家里”,全国经济社会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截止2月21日,本次新冠疫情造成两千三百多条生命逝去了,国家经济遭受重大损失,已经构成近年来国家面临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在面对诸如此类的重大灾害,笔者认为,国家审计机关仅仅开展疫情防控财政资金和捐赠款物审计监督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通过充分运用国家审诺职能作用,有责任、有义务探索开展公共安全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