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2篇 |
完全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804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99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苏雪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49-52
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即要素集聚,聚集经济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上,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分别起主要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同时发挥城市聚集经济、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碳税减排政策设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的能源消费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而迅速增长,与之相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下简称碳排放量)以及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学者的关注。我国以矿物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占主导地位,持续攀升的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失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化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以及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库兹涅茨在其《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把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即城市化的过程”。因此,土地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就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在这一进 相似文献
4.
区域差距与区域信息化:一体化互动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我国以省区为单元的收入差距和信息化发展程度差异的联系,在证实两者具有高度正向关联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地区信息化与地区工业化、地区城市化以及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联系。认为,我国各地区信息化的发展虽然大大地推动了人均收入的提高,却没有显著的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客观上很有可能使我国在空间上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形态:快速成长的信息部门但拉力较弱和缓慢前行的工业部门同时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的否定之否定--城市化战略的理论回顾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化是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政策含义。否定刘易斯模型的托达罗模型导致了农业发展低水平均衡、经济增长低效率和经济结构低级化等消极后果。走出托达罗困境的可行选择 ,是经过修正和补充的刘易斯模型的复归。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转换 ,经济发展理论走出了一条螺旋式上升的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雪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3):42-45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揭示了城市化滞后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提出加速城市化进程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变化趋势及改革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世界范围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推动该国税收制度变化的基本力量。本文研究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双重坐标下,作为我国中央政府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和作为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第一大税种的营业税的变化趋势,评估了我国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困境,并指出了其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晓西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3):50-57
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本文将经济发展研究分成收入、城市化、产业、消费和科技五个方面,运用多种参数指标,立足世界经济的未来与过去,得出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和规律。作者根据国内外关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中国发展阶段的现实,选择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核心指标,对比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得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中期’区间”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双中期’区间”最新时点的关键特征;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双重性规律,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思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雪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2):57-60
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和途径.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将遇到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经济高增长的支撑和"后发优势"等是我们应该并能够发挥的有利因素.农村人口多、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及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城市失业增加等因素将对我国的城市化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与就业难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就业问题是这一时期面临的首要难题,在创造就业机会难度不断增加、部分行业与地区就业矛盾突出、整体性劳动力素质低下与“入世”对就业问题的冲击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治理中国的就业难题必须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从现在着手,从全局与长远着眼,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在就业问题上的责任与意识,正确选择与实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发展的战略,加快传统劳动制度的改革,积极推进全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实施有效的劳动供给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