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苏雪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49-52
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即要素集聚,聚集经济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上,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分别起主要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同时发挥城市聚集经济、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水平的高低是决定长江三角洲15城市能否真正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城市群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金融发展则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水平的提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实证方法也验证了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因此,研究如何通过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有重要战略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与武汉城市圈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城市与城市群城市是在“城”和“市”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区域经济学更关心的是如何从经济角度界定城市的特征。城市的特征。一是经济活动的高度聚集。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中心,经济活动和经济资源聚集使得城市在区域经济中要承担起重要的责任。二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相比,城市产业结构往往处于较高的阶段,领先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水平。三是开放性。城市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 相似文献
4.
“两型”社会建设的国际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方面的创新和变革.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力吸取国外城市群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先进经验,包括构建发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保护古老城市特色和生态环境、制订实施治理莱茵河的有效措施、强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等等.同时,也要避免产生"一极集中"以及"大城市病"、过度郊区化等问题,要始终秉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的持续性和长远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战略与我国增长动力机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和今后原有发展动力机制遇到了严峻挑战,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就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这需要进一步清除中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和不合理的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6.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财政政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同时也预示着两型社会建设已经摆在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一年多来,在中央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7.
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论坛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融在城市群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城市群经济运行和产业优化中起着积极的调控作用,促进佥融业的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是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城镇化的未来:国际比较、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金融》2013,(5):1-21
<正>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巨大引擎。"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把城镇化发展战略放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位置上",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把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的城镇化水平约为51%,在2011年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未来20年将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经济能否跨越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与低炭经济发展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运用保险手段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从而推动区域整体发展是当代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课题。以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例,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客观上需要对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突发性事件进行防范和化解。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既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低炭经济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可以对促进其他城市群经济发展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建立政府行为引导和市场机制主导的社会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