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128篇
财政金融   159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355篇
经济学   52篇
综合类   33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76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以往研究不同,文章借鉴制度环境与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共生互动理论,考察在我国转轨经济的特定制度背景下,市场化进程与内部控制对独立审计治理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差的上市公司,越可能选择"非十大"所进行审计,审计费用越高,越可能获得"标准"审计意见;而且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更高的审计费用和"标准"审计意见的获得,基本上都是本地小所的执业结果。研究表明,审计治理效应的充分显现,不仅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完善的市场化水平,而且更需要两者的互动与协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量研究考察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但鲜有研究考察新审计准则的作用.文章针对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风险导向的审计准则体系,采用我国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数据,比较了这套新审计准则实施前后注册会计师风险敏感性的变化.研究发现:(1)在新审计准则实施后,对于同等的盈余管理风险,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提高,并且这一结果主要存在于小规模会的计师事务所中;但对于同等的财务困境风险和公司治理风险,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在这套准则实施前后没有发生显著变化.(2)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敏感性,这意味着相对于审计准则发挥作用所需具备的制度条件而言,审计准则本身可能也是重要的.文章对评价我国审计准则的政策效果和改善审计质量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姜涛  王怀明  陈筱雯 《上海金融》2012,(4):98-103,119
本文以2002-2009年被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及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处罚且违规行为与审计师相关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被处罚后审计师更换的选择行为以及更换审计师对避免再次处罚的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受处罚的公司,被处罚公司更倾向于更换审计师;相对于上一年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被处罚公司,上一年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被处罚公司更倾向于更换审计师;上一年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被处罚公司,更换审计师的行为能够有效抑制再次被处罚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惯例,是会计盈余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文章运用Basu模型,将会计稳健性定义为会计报告对坏消息的确认比对好消息的确认要及时,来研究审计师变更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审计师对会计稳健性的把握程度不同,当上市公司想要采取更为激进的会计政策,而前任审计师不同意这种做法时,上市公司可能通过更换审计师以达到其采取激进会计政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1—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商誉特征对审计定价和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发现,商誉占总资产比重越大的公司,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费会更高,同时也会有更大可能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报告,在产权性质不同的情况下,商誉占总资产比重越高,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国有企业时选择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的可能性更大,对民营企业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以上结果经过Bootstrap自主抽样分析后依然稳健。本文进一步扩展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的决策行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取消B股双重审计的经济后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9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审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今后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的上市公司不再需要境内境外两个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出具境内境外两份审计报告。B股市场实行多年的双重审计制度正式终结。取消B股双重审计,会对B股市场的审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就将用2001-2007年B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以2008年-2010年沪深两市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可控应计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比利润等盈余管理指标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有一定的影响;可控应计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比利润指标越高,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上市公司的上期审计意见类型、每股收益等指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相关;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越差,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准则实施后2007年和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新准则下进行机会主义债务重组的公司主要是已经连续两年亏损面临停牌风险的公司,而一年亏损的公司则对这一极端盈余管理手段的使用比较谨慎,并不倾向于进行债务重组来避免被特别处理。同时,发挥外部公司治理功能的审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察觉这些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是由于我国退市制度中没有对审计意见的严格规定,使得审计意见对公司进行机会主义债务重组行为的制约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