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3795篇
工业经济   137篇
计划管理   1375篇
经济学   1047篇
综合类   682篇
运输经济   40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383篇
农业经济   151篇
经济概况   91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5年   1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624篇
  2008年   751篇
  2007年   625篇
  2006年   710篇
  2005年   654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556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324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汪强 《天津经济》2003,(3):51-54
面对新经济的挑战,世界金融市场的联系必将愈来愈密切,金融竞争也将愈来愈激烈。加入WTO使中国经济融人全球一体化,中国资本市场也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员,按照国际通行的基本规则和形……  相似文献   
2.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1):205-206
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建设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对各项配套的制度加以变动,以逐步适应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需要。比如说政府要尽快进行一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尽管我国已有为数不少的全国性法规,比如《公司法》、《证券法》、《担保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  相似文献   
3.
趋势     
《东方企业家》2005,(4):24-24
外资助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中国将放缓国内投资增长,特定市场主导全球传媒业,无铅工程成出口惟一出路,我国尝试信贷资产证券化  相似文献   
4.
文君 《中国保险》2001,(1):24-24
上海是我国保险业开放试点的前沿城市。2000年岁末,平安保险公司投资管理中心在新落成的上海静安广场正式设立。这个管理着600多亿元金融资产的核心部门进驻沪上,标志着平安保险对上海投资环境的高度认同。此外,平安寿险、平安证券、平安电子商务的一些部门也相继入驻静安广场.此举预示着平安将其投资管理重心、寿险管理重心等逐步移向上海。成立仅12年的平安保险公司目前总资产已逾650亿元.员工总人数达16万人,保险业务收入增长迅盈,已成为我国第二大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5.
对看戏的观众来说,希望剧情复杂离奇,主角遭遇波折,戏越热闹越好。如今,寿险费率市场化的问题多少有些像看戏,只不过观众变成媒体,总希望从变动的市场中找到精彩的新闻。 可是,寿险费率市场化的热闹只是表面的,更多是保险场外“观众”的一厢情愿,因为市场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绝非新生命表所能主导的,所以这个幕开得有些牵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7.
8.
1984年金融改革启动以来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国已建立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金融支柱行业和人行、证监会、保监会三个管理部门的金融体系。在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是金融深化,下面将”十五“期间可能出现的几种金融深化形式进行探讨。 经营体制深化 (一)金融企业上市增加 虽然金融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与其它企业不同,但在求生存谋发展方面完全相同,金融企业上市也能达到筹资、增资目的.形成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如果政府不加抑制.具备相应条件的金融企业上市…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中国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大幅提升银行的业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金融创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并推进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为混业经营打下基础,从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