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财政金融   9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于农村医疗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农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政府颁布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关注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实施情况至关重要,文章从调查新农合医疗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现状出发,针对现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最终从政府、农民、医务人员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个案访谈,以农民的视角发现并探讨了以下问题:贫困群体未被覆盖、对个人账户必要性的质疑、大病报销比例问题、受益群体与未受益群体的矛盾、对报销公正性的怀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推进与完善这一制度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加强宣传"新农合"制度、重视年度体检,让所有人受益、取消个人账户,提高大病报销比例、取消逐级转诊制度、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实行直接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3.
堵上新农合欺诈的“黑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从2003年在全国选择304个县(市)先行试点至今,截至2009年底,全国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到2716个,参合人口8.33亿,2009年筹资总额达944.4亿元,医疗基金支出922.9亿元;补偿支出受益7.6亿人次,其中住院补偿0.6亿人次,门诊补偿6.7亿人次。  相似文献
4.
医保转续四大问题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保障关系如何转移接续,医疗保障待遇能否实现无缝衔接,是广大流动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2009年12月,人社部、卫生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91号),概括阐述了由新农合到城镇医保、由城镇医保到新农合、由城镇医保到城镇医保三大类情况的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相似文献
5.
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建设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过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础上,建立了新农合体制。其中保险公司的参与,给医疗保障注入了新的动力,给群众、政府及保险公司本身都带来了好处,是商保与社保融合的现实范本。但是从目前参与合作的模式来看,仍然存在弊端,有待在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6.
由于新农合制度的开展时间不长,还属于实践与实施阶段,因此加强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东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内部控制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就如何完善其制度提出建议,对进一步完善控制制度,规范费用报销行为,提高基金合作效益.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农合次均费用过高是我国新农合事业发展中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促进我国新农合事业的发展,必须对新农合次均费用过高的问题加以解决,而这必须要对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的义务架构和责任定位有清楚的认识.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对新农合事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新农合健康绩效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将农村65岁及以上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LHLS于2005、2008、2011年的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得到匹配样本,建立多阶段倍差模型,对新农合的健康绩效进行动态追踪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新农合对健康的影响途径,研究发现:新农合有利于客观健康的发展,但降低主观健康评价;新农合通过提高医疗服务利用率途径改善老人健康,但整体作用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0.
已有研究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户商业医疗保险的影响是挤出效应还是促进效应存在争论。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2004年~2009年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和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农户商业医疗保险购买的影响因素以及新农合的快速推广对商业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新农合与商业医疗保险之间先是替代关系,而后转为互补关系;并且年龄、是否患有慢性病、家庭规模和家庭收入对于商业医疗保险的需求均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实证证据支持农户在商业医疗保险的购买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