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贫困地区金融供求分析与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入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正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本文从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和金融服务状况入手,阐述了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对满足贫困地区特殊的金融需求、改善贫困地区金融供给难以适应金融需求的现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贷款的困难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型微型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我国未来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但这些企业却因为融资困难而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原因,在我国开展小微企业贷款有优势也有困难,这些困难除了观念上的、风险上的制约,更主要的是人力成本难以控制.解决这一困难需要从事小微企业贷款的工作者和广大理论研究者共同努力,为我国的普惠金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4.
微贷业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可行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它不同于传统的基本采取联保方式的小额贷款,更重视现金流,建立了“重现金流和信用分析、轻抵押担保”的信贷评价机制和流程.从而大大降低了准入门槛。本文通过对小额贷款与新型微贷的对比分析,认为微贷业务是解决金融弱势群体贷款难的有效途径,是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可行选择,并提出了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印度普惠金融体系发展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印度在推动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较为充分地挖掘了那些被传统金融体系所排斥的贫困群体的信贷机会,对于改善印度中低收入群体融资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对印度储备银行(RBI)推动普惠金融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成效进行了梳理总结,对普惠金融面临的困难和机遇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包容和金融稳定:当前的政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公开倡导包容性增长,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所谓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这个概念与这些年中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十分吻合的。本期发表的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的这篇文章,对金融包容政策进行了研究,指出金融包容致力于将贫困人群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金融包容性增长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民收入。本文对全球范围内金融包容措施的最新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成功的金融包容措施应遵循的原则。作者认为金融包容有利于提高金融的稳定性而非相反,在本次金融危机之后更应积极倡导金融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8.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并与国际水平进行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在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使用情况"及"服务质量"三个维度下,建立包含19个指标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集各省数据,计算2013年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对各省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对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是文献中首次对全国各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展开了定量评估和实证分析的尝试。这项目研究对探寻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方向具有理论和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要让金融改革和发展成果更多更好的惠及于所有地区和所有人群.为了让农村贫困地区的民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需要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机制,充分发挥金融的核心功能.使金融服务更好的造福所有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用性,这也是普惠金融的目标.因此,在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式下,需有效整合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发展普惠金融. 相似文献
10.
发展普惠金融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农民甚至是贫困人口提供小额信贷。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贷款是信用贷款,村镇银行如何用信用贷款取代抵押品贷款是其贷款机制设计的关键。我们的分析表明依靠声誉的信用贷款和关系贷款是农村金融市场两个重要的抵押品替代机制:(1)在长期关系中,考虑到声誉和长远利益,农户会自我监督、自觉还款。(2)利用农村信贷员的尽职调查、监督和关系型贷款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改善农户融资条件。(3)同时我们得出了执行声誉和关系贷款机制所需要的条件。本文的分析对通过发展村镇银行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纠正村镇银行偏离服务"三农"的宗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