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财政金融   147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1984-2004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及最小二乘法等计量方法,对1984-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信贷传导机制仍然是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形式;提高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利率传导机制作用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使得外汇储备的适度性问题一直是经济界探讨的话题。本文从经济因素的角度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来建立外汇储备需求量的计量模型,并采用中国1982-2003年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是我国的外汇储备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相似文献
3.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理论界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怀疑。本文选取1996年至2006年GDP、CPI、M2的季度数据,从相关性的角度,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很强,不能仅仅认为M2不能充分解释这两年的经济现象就否定它作为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厂商预期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康庄 《上海金融》2006,(2):46-47
本文从我国微观经济主体对宏观经济政策反应的角度入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1995年第1季度至2004年第3季度我国货币政策信号与厂商预期之间的影响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信号与厂商预期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未能有效引导厂商的预期,厂商的经济活动没有按货币当局的意图行事,这导致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5.
从汇率预期角度研究我国股价和汇率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股价与汇率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投资者和管理层都有深刻意义.自2005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均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文章拟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股价与汇率之间的关系,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从汇率预期的角度研究二者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二者长期不存在协整关系且同时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回归对金融发展与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978-2007年间,金融规模的扩张和经济增长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代部门的扩张则拉大了湖北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本研究及其政策含义对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金融发展对陕西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被誉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关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实证证实,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很少具体深入到各地区。由于各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独特性,导致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两者之间作用关系有所差别。就西部欠发达的陕西省来说,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对于丰富区域范围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在中国的理论研究,有针对性的促进陕西省金融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陕西经济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1978-2004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拓展的D ickey-Fu ller检验,利用协整检验技术,说明山东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然后采用格兰杰(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山东省经济增长是金融结构优化的原因,而金融结构优化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于世界经济不平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经济不平衡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顺差国庞大的过剩储蓄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愈演愈烈的世界经济不平衡却并不必然造成金融危机,而是同金融危机一样,根源于美国国内经济的某些扭曲。两者差别在于将危机的根源归于外因还是内因。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实证检验,否定了危机根源外部论,并证明了后一种观点:美国房地产泡沫(美国国内经济扭曲的重要表现)在造成金融危机的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扩大。  相似文献
10.
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泉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泉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贷投放量的同步提高。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根据泉州市经济发展的三个周期分别建立了GDP与信贷投放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并据此确定信贷增速与GDP增速的合理比例关系,并对当前以信贷投放带动泉州市经济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