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薄弱和供给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制约农民增收。为此,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从而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民间金融是指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从事资金融通活动的组织,它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不容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民间金融虽具有一定消极作用,但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政府应该对民间金融机构实行分类管理,达到一定标准的民间金融机构必须合法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及治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民间金融是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一种有效的融资机制。发展民间金融有其必要性。可以通过正式认可民间金融以提供其发展空间,改革完善现有正规金融以替代和规范民间金融,实现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 相似文献
5.
信贷配给理论与民间金融中的利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近几年来,随着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日益突出,民间金融问题再度引起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关注。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民间金融为何存在?如何解释民间金融中的高利率现象?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又会导致不同的政策建议。民间金融又称非正规金融、灰色金融等,民间金融部门是相对正规金融部门或官方金融组织而言的。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属性,金融部门和金融活动往往是各国监管最严格的对象之一。然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业的不发达、正规金融范围的有限性,在官方金融组织和金融监管之外,还广泛存在一个不受监管的非正规的民间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6.
7.
我国民间金融利率的决定与绩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可以预计,从农村到城市的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即将把民间金融的利率问题纳入正式的分析视野。从垄断和风险等若干视角看,我国民间金融利率将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且具有内在稳定性。分析表明:从市场结构的角度看,民间信贷市场的细分性导致了贷方垄断,从而决定了与效率相伴随的高利率,从制度结构的角度看,缺少产权保护是民间金融普遍维持在高利率水平上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9.
10.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环境变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农村民间金融迅速发展,在部分地区已处于主导地位,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本通过梳理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环境变迁过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此作出解释,认为根据不同形式民间金融制度安排所具有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加强监管,而不是以“一刀切”方式禁止或放开民间金融,是破解农村民间金融困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