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财政金融   2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立我国洪水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夏季我国发生的全流域洪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文章对我国的洪水风险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评估,阐述了我国洪水保险的现状,并对建立我国的洪水保险制度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洪水风险的可保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灾害是世界历史上自然灾害中极为严重的灾害之一,然而作为转嫁风险、损失补偿重要手段的洪水保险却没有大范围普及。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洪水保险缺乏需求,而是由于保险经营自身的一些原因引起的。本文首先对风险的可保性原则、洪水的风险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洪水风险具有弱可保性,然而通过增加参与主体、扩大损失分担面、加强承保洪水风险的技术条件等措施,使得洪水风险得到有效分散,并最终得到在实行强制性洪水保险、构建多层次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和发展单一风险洪水保单等条件下洪水风险是可保风险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政府参与我国洪水保险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国内具体情况、国际经验决定了我国政府参与洪水保险的必要性.政府应以不同的方式在理论研究、法律制定、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等各个方面对洪水保险进行参与和支持,保证我国洪水保险顺利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4.
洪水保险,何时掀起盖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特”、“榴莲”灾害,广西损失了157个亿。洪水引发的灾害损失越来越大。洪水虽然是一种自然现象,但防洪却复杂的社会问题,单纯依靠工程措施防洪减灾远远不够,必须提出防洪减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关于建立我国洪水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洪灾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进一步增大,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我国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洪水保险制度已刻不容缓。洪水保险作为防灾减损的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可以通过在时间、空间上分散风险,增强社会整体的承灾能力,并可在防御灾害、灾后救助、补偿和减少灾害损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淮河流域洪水灾害频繁,给流域人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借鉴国际经验可知,洪水保险是分散洪水风险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论述将淮河流域四个省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保险共同体开展洪水保险,这对解决淮河洪水风险问题具有理论与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自然灾害风险中,洪水风险对于中国而言是最常见、最严重和损失恢复缓慢的风险之一。相对于低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的住房和财产由于缺少洪水保险的保障更易于暴露在洪水风险中。研究中挑选高风险地区作为样本,对不同地区洪水保险的供需缺口进行估计并排序。基于此结果得出如下结论:洪水保险的需求更可能受到不同地区洪水风险等级水平和经济基础决定的损失恢复能力的影响;与不同的需求水平相比较,洪水保险供给存在明显不足和结构化问题。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洪水保险供需缺口;政府被认为能够通过诸如在供给端建立跨区域和国家层面的洪水巨灾分散机制和在需求端对保险费提供动态差异性补贴等综合性公共政策弥补洪水保险的供需缺口。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洪水灾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然而,洪水保险制度却迟迟未能建立。本文搜集和分析有关美国洪水保险计划(NFIP)的最新文献,对以NFIP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洪水保险运营模式进行了历史脉络的梳理,研究了其法制发展、运营现状、模式特色以及出现的问题,最后对洪水保险的政府运营模式进行了启发式的总结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洪水保险进行精确有效的定价十分困难.动态财务分析模型(DFA)能够有效的将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弥补了以往洪水保险定价方法以单一时点统计数据作为定价基础的缺陷;再保险安排是洪水保险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购买60%比例再保险是最适当的;购买再保险能够极大的降低洪水保险计划的破产概率.  相似文献
10.
洪水灾害是世界历史上自然灾害中极为严重的灾害之一,然而作为转嫁风险、损失补偿重要手段的洪水保险却没有大范围普及。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洪水保险缺乏需求,而是由于保险经营自身的一些原因引起的。本文首先对风险的可保性原则、洪水的风险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洪水风险具有弱可保性,然而通过增加参与主体、扩大损失分担面、加强承保洪水风险的技术条件等措施,使得洪水风险得到有效分散,并最终得到在实行强制性洪水保险、构建多层次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和发展单一风险洪水保单等条件下洪水风险是可保风险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