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财政金融   16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股权分置、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3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是否直接或以现金股利方式间接侵占公司资金一直是困绕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同性问题。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发现现金股利和资金侵占同是大股东实现其股权价值最大化的手段,二者具有可替代性,协整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二者不是弱外生变量。本文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资金侵占结合起来考虑,发现国有控股的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水平在前一阶段最高;国有法人控股的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水平在后两阶段最高,但资金被侵占的程度最低;社会法人控股股东对现金股利的偏好与国有法人控股股东无异,但其控股的公司资金被侵占的程度最为严重;国有股控股的公司,其资金被侵占的程度介于二者之间。本文通过对公司股利政策的连续考察发现随着证监会推进上市公司改革的逐步深入,非流通股控股股东减少了对上市公司资金的直接侵占,但现金股利形式却变得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2.
谢军 《会计研究》2006,(4):51-57
本文以763家上市公司2003年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检查了股利政策和第一大股东持股以及企业成长性机会之间的统计关系,考察了股利政策的股权效应,并比较分析了企业成长性机会对股利政策股权效应的影响程度。作者发现,第一大股东具有发放现金股利的显著动机,而且这种动机不受股东性质的显著影响。文章进一步观察到,企业成长性机会能够弱化第一大股东分配现金股利的激励,并促使公司保留更多的现金用于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本文的经验结果并不支持“掏空”理论,而更支持自由现金流理论:第一大股东能够迫使公司吐出多余的自由现金流,并能根据企业的成长性机会调整股利政策(在成长性高的公司增加投资,在成长性低的公司增加股利)。  相似文献
3.
关于股改前后现金股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对股改前后影响现金股利水平的公司治理变量研究表明,虽然股改矫正了现金股利与增长机会之间的关系,使股改后当存在增长机会时,公司会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尚未呈现出全流通资本市场上作为降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成本工具的现金股利政策应有的特征,突出表现在股改前后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股权结构变量并未发生变化,股改前后都存在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呈显著正相关、而流通(非限售)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响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合适的股利政策应该立足于公司发展,而不是从某些股东的利益出发。本文从我国股票市场特殊的股权结构出发,研究上市公司分配政策对不同类别股东的差异性影响。最后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主要是为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服务,并没有考虑其他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从博弈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决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股利政策的内涵出发,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分别从管理者与股东、管理者(股东)与债权人方面的利益冲突入手,建立博弈模型,列出支付矩阵,进行均衡分析,得出博弈的均衡结果——低股利支付政策,继续持有股权或债权,指出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最符合这一博弈结果的股利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财务特征、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2008年间772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财务特征和公司治理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得出,在财务特征方面,规模大和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而成长性高和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则相反;在公司治理方面,国有控股、董事会规模大、高管薪酬高和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签证的公司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流通股比例高和独立董事规模大的公司却相反,而公司领导权结构的影响则不显著。概言之,财务特征显示上市公司有能力发放现金股利,但治理因素却表明上市公司并不希望发放现金股利。  相似文献
7.
股利政策、股权制衡与公司成长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我国2005年-2007年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面板数据),从公司成长性的角度考察了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证影响。具体检查了现金股利和第一大股东、股权制衡以及公司成长性之间的计量关系,经验结果表明:中小板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具有强烈的发放现金股利的激励,公司成长性不能弱化第一大股东对现金股利的偏好,其他大股东不能够对第一大股东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牵制,甚至存在附和第一大股东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不对称信息下的股利效应与公司股利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对称信息下的股利效应 市场上存在不对称信息时,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制定的不同,会对股东的收益和企业的投资产生影响,形成不对称信息下的股利效应.  相似文献
9.
现金股利政策与会计稳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年-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现金股利政策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经验证据表明:实施新会计准则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具有显著的会计稳健性;相比未分配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分配了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要低;受短期借款的刚性约束,上市公司并不能大肆分配现金股利,其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并且不受控股权性质的影响。通过充分发挥债务尤其长期借款的治理功能以提高会计稳健性,能有效缓解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存在制定缺乏科学性、制度性以及投资者回报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未来的融资能力、资本结构和经营业绩.本文从公司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角度对我国1999年至2010年有关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